拍编辑部的故事时,李成儒演骗子,冯小刚问:这孙子哪儿找来的?
拍《编辑部的故事》时,李成儒演一个骗子。冯小刚问导演:“这孙子是哪儿找来的?”导演赵宝刚说:“这孙子是我同学。”冯小刚:“哦,他简直和当时骗我们的那孙子一模一样。”
李成儒气得直跺脚,撸起袖子找冯小刚算账。
因为李成儒当年太有钱了,身价超过了1300万美元的外汇储备。
1990年,李成儒在北京西单的黄金地段开办了“特别特”商场,那是北京第一家服装自选商场。
凭借着李成儒独特的经商才能,商场的生意好的不得了,一天的营业额能超过50万。
很快就成了亿万富翁,买东西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开着奔驰560,宝马320,几万块的西服一天一套,就连袜子都500块一双。
李成儒在北京故宫旁边有一套四合院,他在院里放风筝,风筝总是会挂在故宫的角楼上。
长腿小姐姐叫一声老总,李成儒大手一挥,就给100元的小费奖励。大手再一挥,将发妻和6岁的儿子李大海扫地出门。
可怜的一对母子在18平米的出租屋瑟瑟发抖。
儿子说,等你老了我看看谁会给你送终,李成儒不屑一顾。
可是没多久,金融危机来了,他就破产了,迫不得已,张光北说你还是回来拍戏吧,你去赵宝刚的剧组,哪里有这个戏。
落魄的李成儒被赵宝刚看重,就喊他去演了《编辑部的故事》中的骗子一角,李成儒答应了。
然而冯小刚当时也在剧组里干活儿,地位还是蛮高的,看着李成儒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戏里戏外都是十分地猖狂的样子。
冯小刚看得他十分不顺眼,脾气又臭,还以为自己还是老总呢?
到了下午开拍时,李成儒向冯小刚提出了一个条件:“你这边全部准备好了再找我,我得一条过。”
到了开拍时,摄影师一个镜头跟下来,李成儒也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些台词,成就了一个经典的镜头。
结果,冯小刚就问赵宝刚,:“宝哥,这孙子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赵宝刚哈哈大笑:“这孙子是我的同学,还行吧?”
两人在聊天时,脾气暴躁的李成儒一听到人家喊他孙子,就撸起了袖子,正要去找冯小刚算账。
冯小刚吓得连忙委婉地说:“我的意思是你演得特么好,真特么得劲。”
冯小刚也是豪爽之人,李成儒一听,心里就乐开了花儿,就因为这一个“骗子”的角色,让他有了翻身的机会。
后来的《重案六组》《刑警的故事》《穷妈妈富妈妈》《龙须沟》《男婚女嫁》《私人订制》等等,都让李成儒翻身了。
可李成儒二婚时,妻子是比自己小18岁的京剧演员史依弘。李大海恨极了这个父亲,发誓:此生不相往来。
二婚的妻子说,我不会给你生孩子的,一转身,两人就果断离婚了,李成儒伤心不已,本以为多个儿子的,没想到对方不肯生。
结果老了,李成儒就妥协了,找到了儿子李大海说,儿子啊,回家来住吧,我给你买100万的宝马,李大海却说,我开宝马跑龙套,谁还会找我演戏?我开自己的面包车挺好的。
因为老了,身边也没有一个人陪伴,越来越想儿子在身边说说话了,李成儒对自己的亲儿子,的确严苛到让旁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李大海参加《我不是明星》,他基本上是把“打击教育”给进行到底了:如果连这几个都战胜不了,那以后就别唱了。
甚至在镜头面前,毫不留情地斥责李大海:你没本事、没能力,有什么值得夸的。
你现在的人模狗样,不都是父母给的吗?在我眼里,你狗屁不是。
但李成儒很有一手,把很多资源给了儿子,儿子渐渐松嘴了,也渐渐跟他和好了,要不然,李成儒真的要孤独终老了。
而发妻和儿子住了几十年的平方,也没有住上别墅,反而是李成儒的四合院大到离谱,真的对前妻和儿子太寡情了。
网友说,要是我的话,我真的不会原谅这样的父亲,可是血浓于水 ,亲情终究是亲情,抹不去的,只要大家原谅彼此,和好了,还是一家人。
但李成儒毒舌啊,他说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批评演员的时候,毫不留情。
“如学三连”之后,李成儒又贡献了“三浪”:浪费自己的初衷,浪费了几个好演员,浪费了我们大家的时间。
李成儒性格直爽,敢说,虽然他的评价很直接,但他的很多观点却也是事实。
李成儒作为一名老演员,主演过不少作品,但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却并不多。
这些年在参加了很多综艺节目之后,凭借毒舌的形象,李成儒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不过这“孙子”,确实有点厉害。脾气和演技是可以并存的。
你们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