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跑不动的马车:消费迎面遇上通缩

2023-04-15 19:30 作者:盐不能当饭吃  | 我要投稿


消费这事的关键是什么,是普通人的角色,而不仅是货币供应量。

钱在手里才是钱,我们都知道三驾马车,也一直看到其中一架始终跑不起来,消费被寄予厚望不仅仅因为它是目前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而且就一个国家而言,到了跨越的分水岭,它必须成为C位。


数据方面对比着看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钱,是给够了。


其中在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M2同比增速持续保持在12%的高位水平以上。钱,也够多了,而且持续存量增加。大家常看到M2动辄增速12%以上,似乎习以为常,然而此增速是不但是绝对值的高点,而且是去年以来皆如此。

然而,看看花钱的这端,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1.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3月份CPI同比涨了0.7%,环比降了0.3%,PPI则下降2.5%,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CPI和PPI可以粗略的代表居民买东西价格和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对于上述走势g媒给了“持平”的概括,实际上可以说非常温和且收缩。毕竟,这个数据是在大量放水的前提下。

创造货币是否必然带来消费,答案显而易见。

商品供应量✖价格=货币供应量✖流通速度(费雪公式MV=PT)

供应量:钱和货都不是问题,我们是全球产能工厂,又在逆周期降准、降息、窗口操作等等。但价格上不去,说明消费不旺,货币流动速度较慢。

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5%,这也是自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预期为5.1%,前值6%。因此美联储还在判断经济存在过热,降息可能还会有,因此加息推动金融体系的成本上升,给实体降温,宁可以部分银行为代价。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基本上是房贷,相对于天量资金,房贷增速很弱。

楼市接不住资金,跟当前成交量、成交价格走低有关;我知道很多人看到了部分城市成交在增量,尤其是二手房成交上涨,同时挂牌数量也上涨,这里对应的有人买房贷款,也有人卖房填窟窿,有些是房贷在彼此抵消。

来自中指研究院数据

更多贷款给了企业,但很多是帮助金融机构稳定资产和不良率,因为企业中有两个大头在借新还旧:其一是城投平台公司,虽然目前不允许新增地方隐性担保,但之前的要还,一季度新增发行1.77万亿,同比增长近五分之一;其二是目前包括外贸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例如车企)的销售不足,需要钱还账。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钱有相当部分不是扩张投资和生产,也不会大幅度提升雇佣劳动力和收入,收入的影响可以从税收上体现出来。以下是1-2月部分数据:(财政部数据)

国内消费税3568亿元,同比下降18.4%,个人所得税3881亿元,同比下降4%。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2933亿元,同比下降21.6%。关税401亿元,同比下降27%。出口退税3501亿元,同比增长9.7%。

城市维护建设税1127亿元,同比下降10.5%。车辆购置税397亿元,同比下降32.8%。


当下我们的金融体系资金成本真的低,无论是银行间拆借还是票据质押融资都低,企业再融资成本门槛低,在如此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贷款资产并没有太多暴露在风险之中。但反向操作的美国起码提供了一种参考——如果不能维持低利率会怎样。


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

财富效应是虚拟的,记账资产膨胀带来的感觉是自己可以了;但财富效应的债务问题,遏制了长期消费。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GDP的比重,债务杠杆谁背的高,谁就没动力。我国居民杠杆率目前属于全球一线水平,同时居民消费占比GDP仅5成(居民消费率统计局数据),对经济贡献率约三分之一,在东亚三强中日韩中垫底,而与其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则差距更大(居民消费率约6~7成)。

居民花钱甚少,负债不低,这其中的剪刀差不言而喻。

而且经济学中有个一点都不冷的知识——收入不是刚性的,人们的收入包含未来的预期收入判断。如果对未来信心不足,或者找不到未来就业、收入的增量,即使眼下收入没变化也会增加储蓄而降低支出。超额储蓄——福利不足的时候预防性、经济增速是否能支撑收入。

有人问通缩和通缩的风险是什么?

答:已有负债高,预期收入低,新增资金大而相对的消费在走低,钱要么去填以前的债务窟窿,要么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瞄准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顽疾,长期看在西方却并未找到特别合适的对应关系,不过……


跑不动的马车:消费迎面遇上通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