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郊区徒步环穿流水账第一集
已经是凌二点了 已经是凌二点了,茶水喝多了,睡不着,索性记录一下第一天的行程。 早上九点半,到了房山区Z务服务中心,刚举着手机走进去,就被工作人员拦下了,说禁止拍摄。随即拨打12345咨询服务中心是否可以拍摄,人家回答没有相关规定,建议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正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服务中心作为公共场所,自然个人享有拍摄权利,前提是非商用。不过既然不让拍就算了,没时间跟他们白扯了。出门,赶路。 走了一个多小时,气温已经34℃了,加上早上没吃饭,走热又饿,搞的头晕乎乎的,随即找了一家小店吃面条,大碗十块,还别说,这家拉面是真不错,吃完了一碗没过瘾,又要了一碗小的,九块钱。 吃完饭已经快12点了,距离门头沟Z务服务中心还有20公里,按照一小时4.5公里的速度,下午四点半左右就能到了,正好赶在中心五点半下班之前。但是实际走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天气实在太热了,阳光下温度36,树荫下34.5,虽然一路上一直在喝水,但负重也不低于15公斤,结果就是一边走,一边歇,想赶在Z务中心四点半下班之前到达,已经没有可能。那就慢慢走吧。 太子峪路上,又路过了吕村,很多年没有路过这里了,这个我曾经与pc.斗智斗勇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大变样,拆除的村落变成了回迁房,质量很差,墙体凹凸不平的样子,很有易县风格。录了段视频,发给了老黄,他回了句变样了。嗟乎,不知如今的黄大师怎么回忆曾经那段峥嵘岁月。 晚上七点左右,终于到达了大峪城,为了赶天光,我先去拍了区体育馆,体育馆看起来更像是个剧院,虽然外墙装修过,但掩盖不住浓浓的苏联风,估计是上世纪苏联援助中国时候建设的,当然,整个门头沟的gov.部门都是这种风格,并没有进行改建扩建,想了解苏联建筑的,可以来大峪城走一走。 随后去了新新包子铺、国泰,和一家独立咖啡厅,具体情况我录了视频,也发在了视频号,这里不展开。 在物美买完今晚和明天的食品后,赶紧订酒店,等订好酒店,我最后去了Z务服务中心,门头沟的中心也和其他机关一样,应该也是老建筑,跟其他区的中心的商务风格区别很大,浓浓的高高在上牙门风。 原计划去新华书店看看的,但门头沟的书店门帘很小,用脚趾头想也知道里面什么样,再说又打烊了,我就没有去,而是赶紧往旅馆方向走,毕竟六公里的距离,还得走上一个多小时,十点多钟才能到。 悲剧的是,当我走35公里左右时,左脚无名趾的水泡破了,虽然赶紧换了防磨胶布,但疼痛令走路姿势变了样,脚踝承受了更大的压力,速度一下子出慢了下来,结果都快十一点了,才到旅馆。 然后就是洗澡、吃饭、洗衣服,收拾完东西已经一点半了。 原来计划第二天一早五点就起来快速前出的,可现在脚丫子受伤了,再加上五点钟出门已经不可能了,真不知道明天的70公里怎么办!
流水账也是账,一些细节不记下来,我怕过几天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