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神污染与神转折并举,这部豆瓣9.0的成人动画有剧毒

2018-11-13 13:03 作者:动画学术趴  | 我要投稿



这部动画是精神污染与出人意料并举,脑洞大开与屎尿屁齐飞!


文/白胡椒


你看过“有毒”的动画吗?


有这么一组动画,每集短至几十秒,长不过几分钟,超过十分钟的就算罕见,然而就是这么一系列短且独立故事的小动画,却被网友们大呼“有毒”——这个动画的名字本身就的的确确“有毒”,并且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小毒,而是“有剧毒”


它就是《氰化欢乐秀》(Cyanide and Happiness show,简称《氰化秀》)。



至于为什么叫这么个奇怪的名字,作者给出的解释也是直接明确:因为它既有毒又搞笑。


既有毒又搞笑,确实完美地概括了《氰化欢乐秀》的最大特征。


首先,第一眼看上去,它的画风就是剧毒无比:粗线条的边框,仅比火柴人稍微复杂几笔的简笔画质感,人物全部是圆头方身线条四肢,却有着让观众越看越觉得欲罢不能,不可谓不毒。


剧情方面,它不是那种有着连贯剧情的系列动画,更没有明确的主角和主题,每一集的每个人物都属于功能性角色,用完即弃。然而,每一集虽短小却精悍,充满了各种少儿不宜的元素和内涵满满的笑点,不仅脑洞大开而且可能会在结局有出人意料的反转,令人观之大呼过瘾。


《氰化欢乐秀》从2010年开播至今,在网络上获得了大批粉丝的簇拥,他们也出了无数令人“中毒”的动画及漫画作品,尽管豆瓣评分人数不多,但季季都给出了9.0以上的高分,堪称“神作”。


要说《氰化欢乐秀》的故事究竟有多毒呢,那真是——精神污染与出人意料并举,脑洞大开与屎尿屁齐飞!

比如这一集《可以坐在任何地方的男人》,绝对是典型的“氰化秀式作品”。

主角先是走进了一个名为“甜蜜座椅(sweet seats)”的家具城。

进去之后,他拒绝了导购的推荐,随便试坐了一把椅子,他觉得这把椅子坐起来很舒服

然后他换了一把椅子后觉得更舒服了

他又换了一把椅子,觉得比之前那一把还要舒服。

最后,他得出结论——

然后他就开始坐在不同的地方和物品上——电视、桌子、墙头、树枝、钢琴、流浪汉、林肯雕像、埃菲尔铁塔、长城、海底珊瑚礁、苦行僧头上、沉思者雕像、比萨斜塔……

直到有一天,医生告诉他:“你得了屁股癌。”

至于他为什么会得这样一个鬼畜的癌症,因为他曾经坐在了一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料上。

然后这个人很快就死了,他的墓志铭写着:“他的屁股很舒服(He had a comfortable ass)”

当你以为这就是结束的时候,典型氰化秀式结局出现了:这天,“甜蜜座椅”的导购收到了一个快递,发件人是克里夫·米勒,就是那个屁股很舒服的男人。

当导购拆开箱子,看到一个座椅上缝着那个男人的屁股

再比如这一集《长发公主》。一个骑士来到森林深处的一个高塔。

他对着塔顶像童话中那样大喊道:“长发公主,放下你的秀发!(Repulsel! Let down your hair!)”

一束长发垂了下来

骑士欢欣雀跃地拽着长发向上爬。

然而当他爬到塔顶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长发公主的“长发”竟然不是头发!

可以说是相当污了……


《贝爷1》讲述的是贝爷的生存秀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看到万物皆可食用

树上长着培根

树洞里有瓶装牛奶


掀开枯木有蚂蚁运送巧克力片松饼

海中有可以吸食饮料的水果鱼

水下漂浮着热狗和火腿

贝爷在野外生存的时候由于吃得太多越来越胖

这天,他一个不小心,一头栽进了人类的捕兽夹中挂掉了

当弹幕一直在刷“讽刺了贝爷没有死在荒野却死在了人类的工具中”时,画面中出现了缅怀贝爷的照片。最后一张照片中,出现了吃得肥头大耳的贝爷和饿得瘦骨嶙峋的摄影师。

嗯,所以这部短片只是单纯讲述贝爷眼中的世界:万物皆可食用。


《母亲》讲的是在急救病房外,医生出来对患者的儿子说:“你母亲的时间可能已经不多了,有什么话想跟她说的,现在就跟她说吧。”


儿子推开门走进病房,看到床上奄奄一息的母亲,他深情地喊道:“妈妈,是我。”

然而,母亲的反应却让他始料未及。

儿子以为母亲病得神智不清真假难辨了,现在这种情况没办法让母亲说出最后临别的话,于是他心生一计,遛到卫生间,戴上了假发,涂上了腮红和口红。

他又回到母亲的病房,很开心地说:“嘿!妈!是我!你女儿!”


再次没想到的是,母亲却说:

说完这句话,母亲就嗝儿屁了。

所以这是一个“母亲死前套路儿子,想要看他的女装”的故事……

当然,作为一个系列成人动画,在《氰化秀》中,各种搞笑、色情、暴力、无脑、高端黑、讽刺层出不穷,既有纯开脑洞的有趣故事,也有戏谑调侃的社会现象,更有辛辣的讽喻和现实的演绎。虽然大多数故事严重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也对社会罪恶的一面和人性黑暗的一面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展示。

《失踪的女儿》一集中,一对夫妻十年前丢失了他们的女儿,他们每天都朝思暮想,经常去警察局询问。

这天警长给了他们一个“好消息”

看到这张照片以后,夫妻俩沉默了……

他们对视之后达成共识

于是父亲对警长说

母亲甚至说

听了这话,联想到那张照片,父亲嘲讽地说


警长目瞪口呆

于是,夫妻俩神清气爽毫无心理负担地走出警察局,想着再也不用找女儿了,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了

正在这时,他们碰见了楼下的一个乞丐,跟照片还原中他们的女儿长得如出一辙

他俩看到后赶紧捂着脸走了。


《见家长》这一集中,一对情侣的女方首次带男方回家见家长,进门之前,她特意跟男方说:

而男方的回应是:“没事儿,宝贝儿。我爱你,我肯定也会爱你的家人的。”

然而,饭前祷告的时候,女方的父亲却突然将十字架倒过来,然后杀死一只公鸡用它的鸡头血在倒十字架上画了一个五芒星。


然后,女方的父亲拿出一把匕首,让男方来主持献祭。


而献祭的对象,是盘中的一只小羊羔

杀死羊羔后,撒旦出现了

然后,撒旦和女方的父母一起上楼玩起了SM……(右侧的轮子代表轮刑)


当然,典型的《氰化秀》式结尾还需要进一步的反转:

男方领女方回家见家长,进门之前他说:“你见我父母之前,我也得告诉你一些事情。我的家庭也有点儿不一样。”

就在这时,门开了,男方的“父母”走了出来

让男方始料未及的是,女方的第一反应就是骂了一句“卧槽”


然后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一边走还一边说:“去特么的,去特么的上帝,这个国家要死吗!”


以上故事虽然只是故事,但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现实中人们的一种态度。因此,就会有许多人在弹幕中刷“讽刺”,这就涉及到在《氰化欢乐秀》中,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梗让人津津乐道:一个是“讽刺”,另一个则是“双关不笑必死”。

关于讽刺,尽管在豆瓣标签中显示《氰化秀》是一个具有讽刺性的动画系列,但正如绝大多数作品一样,在创作的时候作者也许并没有考虑这么多,他们更多地只是单纯地创作和呈现,至于含义和意图,则是观众在看过之后的思考。

但是,由于《氰化秀》的大多数剧情都比较辛辣,因此观众总会觉得主创人员意图去“讽刺”什么,弹幕经常会刷“讽刺了xxx”,久而久之,“讽刺”成为了一个梗,讽刺的内容反而变得不再重要,而成为了一种弹幕狂欢的形式。至于主创是否真的“讽刺”了什么,就好像“窗帘是蓝色的”一句中“窗帘是蓝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意图”一样,哪怕创作者真的由此意图,也没必要深究了。

至于“双关不笑必死”则是《氰化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意思是:凡是有双关词语出现的故事,如果不好笑,则一定有角色会死。解释为,如果在某一集中有某个具有双关含义的词语,如果不是主创为了抖包袱起笑果而故意设计的,那么就是为故事中的某个角色的死亡作铺垫。

这个梗原本只是网友的调侃,久而久之则成为了《氰化秀》中的一条铁律,因此,遇到双关,就会有弹幕说:“笑啊,都给老子笑,不笑就有人死了”或者“完了,这个双关不好笑,这人没救了”。

比如《极速赛车手(Speed Racist)》这一集中,racist 本意为种族歧视,此处双关,代指racer 与racist ,讲了一个具有种族歧视的赛车手在一个黑人家门口出车祸的故事。但是由于这个双关本身并不好笑,最后这个赛车手最后理所当然地就挂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氰化欢乐秀》中比比皆是,各种精良小段子层出不穷,加上每一个短片的体量都非常小,因此看起来很容易上瘾。

尽管《氰化秀》中绝大部分故事往往都是荒诞不经的无稽之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故事之下隐藏着更为宏大的命题和主创人员对于某些社会现象的担忧,它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戏谑和调侃(当然也有单纯戏谑和调侃的小故事,不能一概而论)。它蕴含了创作者一定的思考和选择,当然,更多的还是恶趣味。

所以喜欢贱兮兮恶趣味的同学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保证你到了能看儿童***的岁数,然后冲向《氰化欢乐秀》感受这股剧毒吧!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们需要 全职编辑、全职运营,有意者可以投稿至 babblers@163.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超豪华福利等着你~ 


精神污染与神转折并举,这部豆瓣9.0的成人动画有剧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