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28脑科学日报| 小胶质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减少脑卒中神经炎症

2023-08-28 10:25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837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8月28

科 学 时 讯


1,Nature Cmmunications:人痒觉受体MRGPRX1介导的瘙痒机制

来源:BioMed科技



不同配体作用下痒觉受体MRGPRX1与Gi和Gq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


瘙痒及其抓挠反应是许多动物的正常生理保护及防御反应。背根神经节(DRG)中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在探测、传递和调节感觉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递和调节从外周(皮肤)到脊髓的包括痒和痛在内的感觉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由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和徐华强教授主体设计并启动的痒觉受体工作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2种不同配体作用下MRGPRX1与Gi及Gq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发现了痒觉受体独特的结构及配体结合口袋,揭示了痒觉受体MRGPRX1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短肽配体激活MRGPRX1的通用motif,解析了MRGPRX1与Gi和Gq偶联的结构差异,该研究系统地揭示了MRGPRX1所介导的瘙痒的分子机制,为靶向痒觉受体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及结构基础。



2,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线粒体结构影响细胞应激反应 可能是治疗年龄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

来源:生物通




当线粒体生产力下降时,细胞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不同的压力源,许多人认为这是神经变性的主要触发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DELE1蛋白参与激活这种综合应激反应——线粒体应激通过释放DELE1蛋白水解片段从线粒体传递到细胞质,该片段与eIF2α激酶HRI结合,启动综合应激反应(ISR)信号。


表征DELE1的结构是理解和治疗与线粒体应激相关疾病的关键一步。近日,来自Scripps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由DELE1蛋白组成的线粒体结构可以作为未来治疗与年龄相关疾病的靶点,为DELE1的活性以及如何在线粒体损伤后促进ISR活性提供了分子见解。



3,Theranostics:小胶质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减少脑卒中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炎症

来源:外泌体之家




脑卒中刺激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水通道蛋白AQP4的去极化和神经炎症。而暴露于缺氧的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外囊泡(EVs)可以减少脑卒中后脑损伤。近日,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缺氧小胶质细胞衍生的EVs可以减少脑缺血后炎症、星形胶质增生、脑脊液血流损伤和AQP4去极化,保护脑卒中诱导的脑损伤,这表明EV可能为脑卒中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4,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开发P/D@Mn/Co_3O_4的纳米治疗剂,有效缓解VaD和中风症状

来源:BioArtMED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缺血。近期,天津大学医学部的郑斌课题组联合山西医科大学的曹济民和周鑫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种名为P/D@Mn/Co3O4的纳米治疗剂,它由人工血小板膜和2,3-(二油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OTAP)包裹的Mn/Co3O4制备而成。


通过鼻腔给药,P/D@Mn/Co3O4可以轻松进入大脑,经过三叉神经和嗅觉途径,绕过血脑屏障。一旦到达大脑炎症区域,Mn/Co3O4可以有效清除ROS并诱导异常线粒体自噬。Mn/Co3O4的CAT活性有助于清除ROS、减轻氧化应激并防止神经细胞凋亡。研究团队在大鼠VaD和中风模型中进行验证,发现P/D@Mn/Co3O4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缓解VaD和中风症状。



5,Science:用于外周神经可逆传导阻滞的柔软、生物可吸收冷却器

来源:WEST可穿戴电子


能够靶向和可逆地阻断周围神经活动的可植入装置可以替代阿片类药物来治疗疼痛。局部冷却是按需消除疼痛信号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但传统技术受到僵硬、笨重的外形因素的限制,不精确的冷却及额外的手术要求。近日,俄勒冈大学Jonathan T. Reeder和美国西北大学John A. Rogers课题组报道了柔软的、可生物吸收的微流体装置,能够在活体组织的任意深度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控制提供集中的、微创的冷却能力。水溶性、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结构可导致溶解和生物再吸收,从而消除不必要的设备负荷和对患者造成的风险,而无需进行额外的手术。多周的体内试验证明了能够快速、精确地冷却周围神经,从而在大鼠模型中为神经性疼痛提供局部、按需镇痛。



6,PNAS:Transformer在生物学上是否合理?MIT团队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来构建

来源:ScienceAI


Transformer是ChatGPT和Bard等AI系统的基础。虽然非常有效,但Transformer也很神秘:与其他受大脑启发的神经网络模型不同,目前尚不清楚如何使用生物组件构建它们。近日,来自MIT、MIT-IBM 沃森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可以解释如何使用大脑中的生物元素构建Transformer。他们认为,由神经元和其他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细胞组成的生物网络可以执行与Transformer相同的核心计算。研究人员从计算角度探讨了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发挥的作用,并制作了一个数学模型,展示了如何将它们与神经元一起,构建一个生物学上合理的Transformer。他们的假设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启发,研究人类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7,Life Med:艾玎揭示芍药苷用于治疗动脉硬化潜在价值

来源:老顽童说


在动脉硬化过程中,血管壁过度纤维化和弹性降低,伴随着胶原沉积增加、弹性蛋白纤维碎裂/变性增加、钙化以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引起的胶原分子交联,最终增加血管硬度并降低血管顺应性。糖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然而其机制尚不明确。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艾玎教授课题组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寻找到了一种天然的中草药芍药苷,利用分子生物,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阐明了,芍药苷可通过破坏YAP和PPM1B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TGF-β通路的长效激活,从而减轻高脂高糖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和细胞外基质异常积聚。



8,FDA加速批准第一种用于失智激越的抗精神病药,敲响了警钟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在临床试验中,抗精神病药 brexpiprazole(Rexulti)未能提供有临床意义的获益,并且增加了死亡风险。然而,FDA还是快速批准了它,使依匹哌唑(Rexulti)成为第一种用于治疗失智症患者激越的抗精神病药。这一决定可能还会逆转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多年来为减少寄宿疗养院中广泛的超说明书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做出的努力。与其他抗精神病药一样,该药带有“加框警告”,这是FDA最严重的警告类型,告知处方者死亡风险增加。在三个预批准的临床试验中,FDA得出结论,服用brexpiprazole的患者的死亡率比服用安慰剂的患者高四倍。FDA为这一弱势患者群体的未来药物批准可能需要的数据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审校:Simon


8.28脑科学日报| 小胶质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减少脑卒中神经炎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