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卡,永远的传奇
为什么在二战里斯图卡攻击机是苏军的噩梦?与西线和南线不同,在东线同盟国并没有掌握制空权。
即使是在战争的后期,轴心国仍然能够组织足够的空中力量,发起空中攻击。
而在战争的前期,因为德军的突然袭击,大量苏联空军被摧毁在机场中,或者来不及撤退,而被大量的俘虏。苏联的红色空军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苏联军队不得不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作战。
这时候,一旦听到空中,斯图卡的尖啸,有经验的红军战士就会立刻寻找掩体。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是德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一种近距离支援机。它能够以极高的速度俯冲,在完成投弹后迅速拉起。
盟军的俯冲轰炸机并不会发出这种凄厉的尖叫。这是因为盟军的轰炸机并没有安装风笛。德国设计师为了制造恐怖感,在俯冲轰炸机上安装了风笛。
实战证明这种设计,确实极大的削弱了敌人的士气,在久攻不克的阵地上,派遣几架俯冲轰炸机,来回俯冲扫射。虽然不一定打的死几个人,但常常能够逼得敌军放弃阵地,躲到掩体或者四处逃散。
早期的斯图卡近距离支援机,装备的是炸弹,炸弹面对坦克这样的硬目标,效果十分的差劲。除非正好扔到坦克上,否则依靠弹片来攻击坦克的装甲,完全是痴人说梦,就像试图用弹弓射击鳄鱼。所以ju-87g装备了恐怖的37毫米机关炮。
这种机关炮对于飞机的性能影响很大,而且后坐力也很大。但在飞机上装37毫米炮,这种思想到现在来看也是非常激进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三七毫米炮用来地面反坦克,那是完全不够的。T34坦克,正面的装甲高达70毫米,37炮完全打不穿。但是这种坦克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空中的反坦克炮,所以它的顶甲非常的薄弱。当然任何坦克或者自行火炮的顶甲都不厚。像是美国的狼獾,它的顶部是完全开放的。
因此,37炮攻顶攻击对于任何坦克来说都是致命的。一台苏联的斯大林2坦克,常常能够顶住虎式的射击,却顶不住来自空中的37炮。只要一轮射击,坦克就会冒出熊熊火焰,炮塔旋转起飞,坦克里的成员也生死不明(失踪),或者说尸骨无存。
但是大炮鸟的数量并不多,所以不能改变战局。此外,苏联的地面防空非常强大,从简单的防空机枪卡车,到85毫米防空炮,强大的苏联防空部队保护着地面部队的安全。
在后期,苏联利用了西伯利亚神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制造了大量性能不弱的飞机。苏联的飞机产量几乎是德国的两倍,而且德国大部分的空军是bf 109,已经严重落伍。Fw 190虽然空速很快,但低速性能不好,常常被拉7飞机吊打。德军飞机大量消耗在不列颠空战,是不可能击败红色空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