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平22#203 利润少了怪工人?倒果为因真荒唐

Q:有一种经济理论认为,是工人阶级的工资挤压了利润,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您之前发表过一篇文章,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证伪了该理论。能否介绍一下其中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做一次计量经济学的科普。
{“我还是抱着一种老看法,在马克思以后谈论什么非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这只能愚弄小市民,尽管是‘高度文明的‘小市民’”——列宁《答<曼切斯特卫报>记者问阿·兰塞姆问》,列宁选集第3版修订版第4卷第712-715页,或编译局《列宁论新经济政策》第234页}
A:我想借这个机会,把计量经济学的一些实际的例子,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例子拿出来。因为计量经济学它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像其他任何的工具,比如说行医,你可以赚钱你可以治病,到底是赚钱为主还是治病为主,就看你自己的目的了。
最近这几年,有一个经济学里面,起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面有个比较典型的、或者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工资上涨引起的{?!?!?!?!},还是由生产过剩造成的。我就说既然这个争论这么严重,你拿马列原著想证明哪个是对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在你读原著时理解是不一样的,再一个是你举的事实:好多人拿着统计数据去证明,你看每一次经济危机来了,他的工资份额上升(就是在国民经济里面、GDP里面多少是工资,多少是利润),他说经济危机就是因为工资上涨,把资本家的利润给挤压了造成危机了{666}。
所以这里其实,这种学说和新自由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起源是完全一样的。新自由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因为要么政府胡来干涉,要么是政策对经济的冲击,或者是工会的存在、工资的高起,造成利润下降。所以,新自由主义和这些认为利润挤压学说,他们对经济危机的起源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结论不一样。新自由主义说利润挤压糟得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利润挤压学说说好得很;一个说糟得很,一个说好得很,但是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工人斗争太激烈了,把资本家的利润给挤压没了,造成经济危机。那么这个我觉得是特别荒谬的,因为毕竟资本主义社会,掌权的是资产阶级,工人哪有可能把它的利润挤压到了需要通过经济危机来制服工人的程度啊,这比较荒谬。
那么我更认同的是生产过剩理论,它的简单的解释就是生产的扩张超出了消费的扩张,就是生产能力的规模的扩张超出了工人所能购买的能力,造成大量的产品卖不出去,因为毕竟产品最后都要消费掉,不然就浪费掉。所以你生产车床、生产机床、生产机器,最后它还是要变成消费品。所以生产规模的扩张,不适应消费规模的扩张,他就会造成不平衡。资本主义社会它不可能{自发}使这两个规模同步增长,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有计划经济的资本主义,像苏联崩溃以前的计划经济的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的资本主义你可以把两类同步增长,但是它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这也是为什么苏联最后崩溃的原因。资本的逻辑是一个劲地增加利润,那么怎么增加利润呢?就是减少消费,扩大产出,产出要超过消费越大越好,然后剩余的东西变成新的投资,新的投资就扩大再生产。但是这个扩大再生产,终究就会造成消费的扩张跟不上生产的扩张,会造成生产过剩,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逻辑。
那么这两种经济危机的解释需要数据去支持,到底什么说的通,到底数据支持哪个理论。所以到底是生产的扩张超过了消费的扩张呢?还是工资上涨把利润挤压了?咱们拿数据说话吧。我搜集了美国二战之后到现在的经济数据,如果是工资上涨挤压了利润,那么我可以用计量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预测(就是说一个变量如果能预测另一个变量,而另一个变量预测不了另一个变量,那么可以认为第一个变量是因,另一个变量是果。举一个大家恐怕比较熟悉的例子,你想想,如果你在每一个星期,你在玉米地里面你衡量玉米长了多高,然后你衡量每个星期下了多少雨,你也衡量田里长了多少杂草。你现在有几个数据,一个是玉米长的高度,一个是降雨量,一个是杂草长的高度,那么你可以发现,降雨量的的变化能预测玉米长的高度的变化,但玉米长的高度的变化好像不能预测降雨量的变化。这是明显的嘛,对吧,降雨是因,玉米高低是果。所以拿这预测性,你可以分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很多时候你就不知道其中的关系,给你三个数据abc,c就是杂草的高度,你会发现杂草的高度也能预测玉米的高度,玉米的高度也能预测杂草的高度,但降雨量能预测两个的高度。) 所以到底哪个是因,那个是果,你不知道背后的逻辑的话,有的时候瞎着眼睛蒙着,那有时候很难说。
所以就是说我们有好多经济数据,我们有工资变化、我们有工作时间的变化、我们有库存的变化、我们有GDP的变化、我们有物价的变化、我们有利润率的变化、有利率的变化。劳工方面你有劳动时间、劳动工资、你有总的工资总额,然后资本方面你有大小企业的利润、你有海外收入的利润,你有库存的变化、工时的变化,你有好多好多变量,那么你想想,从表面看来不是工资挤压了利润,相反的,而是是工资涨得快的时候,利润也涨的快,利润下降的时候工资也下降。他们是相关的,很难说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在经济高涨的时候利润长得快工资也长得快,经济下滑的时候工资不涨了,利润下滑了,到底哪个因哪个果还不是那么明确。
但你要是扣除了库存以后,你就发现,在扣除了库存的影响后,利润可以预测利润,工资预测不了利润。(就像我们在没有控制降雨量的条件下,好像杂草的高度能预测玉米的高度,但是一旦你控制了降雨量因素后,你发现杂草的增长丝毫不能预测玉米的高度)所以根据生产过剩理论来预测,就是说要扣除库存(就是卖不出去的,就是生产过剩)。所以你扣除生产过剩的因素以后,那么工资上涨预测不了利润,利润扣除库存以后能预测工资上涨或者下降。于是通过计量的方法证伪了这种工资挤压利润的经济危机学说。这是一个计量经济学的应用。
我写了一篇文章,哎呀,恐怕好几年了。我忘了哪一年了,好几年前,你要看的话可以到(激流网),好像激流网好像还有,我用的例子就是刚才这些。就是说计量经济学它是一个工具,如果你想客观地研究现实世界,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你必须是一个内行。内行你可以看破其他人是怎么忽悠的,因为这里面确实存在着变量的选择、时间范围的选择、函数形式的选择,各种选择都会影响你这个计量最后出的结果。所以这就跟行医一样,你的目的是想赚钱还是想治病,所以呢我们用计量的方法,它可以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去辨别数据是支持哪种理论的工具。反正我自己用美国的数据,我觉得比较成功地证伪了利润挤压学说,支持了生产过剩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