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堂一行帖 颜真卿行书二六
真卿一行,昨自江淮日趋百里,本期奉见,以慰远别。疲于道路,且止数昔,但深攀仰耳!
颜真卿一行,昨天从江淮一天跑到百里,本来希望拜见您,以安慰远别之情。但是路途艰辛疲劳,而且只有几个晚上,但我还是深深地仰慕您啊! 真(zhēn) 卿(qīng) 一(yī) 行(xíng) ,昨(zuó) 自(zì) 江(jiāng) 淮(huái) 日(rì) 趋(qū) 百(bǎi) 里(lǐ) ,本(běn) 期(qī) 奉(fèng) 见(jiàn) ,以(yǐ) 慰(wèi) 远(yuǎn) 别(bié) 。疲(pí) 于(yú) 道(dào) 路(lù) ,且(qiě) 止(zhǐ) 数(shǔ) 昔(xī) ,但(dàn) 深(shēn) 攀(pān) 仰(yǎng) 耳(ěr) !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曾得罪权臣,被贬为平原太守。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784年,被缢杀,追赠司徒,谥号“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