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米格-21bis-SAU战斗机

资料来自外网
1980-87年,印度购买了苏联米格-21bis-SAU轻型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授权自行制造290架,其中HAL公司220架。印度国防部曾表示将在2017年退役米格-21bis-SAU,然而因为LCA项目推迟了3年,没能实现。印度的米格-21bis-SAU已经安装了超级Kopyo多模雷达系统和法国的Totem 221G环形激光陀螺瞄准导航系统,性能足以服役到2019年。



1972年诞生的米格-21bis(75型)是苏联时期米格-21的终极发展型。它换装了R25-300涡喷发动机,最大军用推力40.2kN,最大加力推力67.2kN,推重比5.6。其它部分也进行了大量升级。苏联防空部队(PVO)版(北约代号“鱼窝-L”)配有Lazur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系统,而苏联空军版(北约代号“鱼窝-N”)配有Polyot仪表着陆系统。

75型在机鼻下方和腹鳍尖端安装了仪表着陆系统天线,标准航电设备包含自动无线电罗盘、敌我识别设备和Sirena-3雷达告警系统。带陀螺仪的航炮瞄具精度达2.75g,自动测距可以输入瞄具,由无线电控制的陀螺仪提供含姿态和航向指示器的全盲飞行仪表。机身的寿命为2685小时。
该机改变了少量航电设备,出口保加利亚和东德等华约国家,“鱼窝-L”版称为米格-21bis-Lazur(75A型),“鱼窝-N”版称为米格-21bis-SAU(75B型,“SAU”代表“自动控制系统”)。芬兰让米格-21bis挂载侦察吊舱,称为米格-21bis/T(“T”代表“侦察版”)。芬兰还有一个名为米格-21MGBT的升级版(“MGBT”代表“侦察版”),安装了雷达告警接收机和有源电子干扰设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