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弓射天狼:5年后吉利将是个什么样儿?


>
10月31日,吉利在大本营杭州湾正式发布了核心为“智能吉利2025、九大龙湾行动”的2025战略,一时间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热议。作为中国品牌的领军企业,吉利汽车的每一步动作都引业界关注。
11年前,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大手一挥,在一片质疑声中完成了收购沃尔沃的壮举;5年前,由吉利与沃尔沃合资打造的领克品牌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品牌对抗合资品牌的一面旗帜;近期,纯电动品牌极氪蓄势待发,又掀起了传统车企转型纯电动领域的浪潮……

吉利汽车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大事件”都历历在目,而此次发布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又将是吉利一次极具重量的实践。
这场战略发布会透露的信息之多,并且视野及格局不局限于技术和产品规划,而是站在全汽车行业的高度,体现出吉利作为自主品牌排头兵,对新汽车时代的绸缪。
“雷神动力”直道超车 混动系统供应全球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弯道超车”是梦想与现实的期待,这既是对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的理智判断,也是追赶合资品牌的最佳途径。但背后的无奈与心酸,想必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

能够正面拼刺刀,谁愿意迂回打游击战?吉利汽车此次发布的“雷神动力”就是在内燃机时代直道追赶国际大厂,并且野望不小,将实现“中国动力,供应全球”。
实际上,在后燃油机时代,作为最后的技术高地,混动系统是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实现低油耗与高性能最难的动力总成系统。
目前在市场上,仅有丰田、本田以及比亚迪等少数厂商坚持于此,中国车企才是近几年蜂拥而上。不过,虽然“电动化是未来所趋”已是共识,但混动显然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正是吉利汽车“雷神动力”发布的前提,也是供应全球的底气。

那么“雷神动力”依靠哪些突出的技术打动消费者和全球的主机厂呢?
按照吉利的说法,作为世界级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雷神智擎Hi·X拥有全球化高端动力平台、行业最具拓展性的硬件空间设计、行业最具拓展性的电气化驱动平台、行业最具进化力的动力平台、全平台动力性、经济性、智能化领先全球五大平台优势,同时还具备六大混动行业天花板技术,在核心技术上优于日系混动。

简单梳理一下,雷神智擎Hi·X系统历时5年打造的DHE15(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采用高压直喷、增压中冷、米勒循环、低压EGR四大先进技术,创造了当前世界量产混动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记录——43.32%!超过日系混合动力最高水平的41%。
作为雷神智擎Hi·X另一大核心,其打造的DHT Pro是全球首个量产的3挡变速器,在技术上要领先于日系品牌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和1速变速器。

在强大硬件的加持下,雷神智擎Hi·X系统实现了40%以上节油率,NEDC油耗低至3.6L/100公里,这两项指标全球领跑。
此外,吉利首次实现了混动系统的FOTA升级,多达20种智能驾驶模式,可根据每个人的驾控意图与习惯,提供更及时、贴心的动力响应,真正做到“人车合一”。
根据规划,雷神智擎Hi·X将首先搭载于“中国星”(星越L、星瑞)车型上,未来三年将提供包括强混、长续航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在内的多种动力组合,搭载在吉利、领克等品牌的20余款车型上。
雷神混动品牌的推出,是吉利全面进入架构造车时代后,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再次输出,也是500亿元动力研发投入,以及近万名员工和2千多名国内外研发工程师长期以来坚守的执着所带来的回报。
芯片解决卡脖子 构建“一网三体系”
与雷神动力立足当下相比,吉利发布的“一网三体系”则更具前瞻性。
“一网三体系”指一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以及由“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构成的三大体系。这个生态型技术网络将吉利分散的技术布局连接成了一张清晰、完整的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蓝图。

相信从去年开始,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消费者都感受到了“芯片短缺”所带来的影响。而在手机领域,华为遭遇的“卡脖子”问题,也因芯片而起。
种种情况都给我们一个启示:随着汽车越来越向电子化发展,车子的智能化水平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而让主机厂立于不败之地的终极手段就是将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演讲中说到:“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要做到更极致的用户体验,关键核心是芯片、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
对此,吉利采用了全栈自研的路线,其中,由“芯擎”科技自研的SE1000是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该芯片的制作工艺与车规级芯片的业界领导者“高通骁龙8155”旗鼓相当,吉利表示明年也可量产,而且计划到2024~2025年,陆续推出5纳米的芯片和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能达到256TOPS。
此外,操作系统决定智能体验的上限。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背景下,软件能力就是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吉利在这方面的布局是,将搭建电子电气架构、整车基础软件、智能座舱软件、自动驾驶软件的全栈自研体系,目标是实现整车操作系统(底层OS技术,智能座舱OS,无人监管自动驾驶OS)和核心软件算法自研。
在这张智能科技生态网中,还有数据以及算法不容忽略。在这方面,吉利有300万辆车在线学习超过5000万小时的座舱使用数据和120亿公里的车辆行驶数据,通过技术数据的不断积累和算法优化,吉利的目标是到2025年,每个季度实现至少1-2次整车OTA升级。

最后,吉利自建的低轨卫星高精度导航系统,目前已完成305座高精时空基准站的部署。计划2026年前,实现“全球无盲区”的通信及厘米级高精定位覆盖。
吉利测绘采集的高精地图,2021年完成覆盖国内主要城市,2023年覆盖全国。届时,吉利将作为全球唯一具备卫星通讯和定位、高精地图和导航、汽车芯片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汽车企业。
“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构建了一个宏大且具有前瞻性的蓝图,而三大智能体系则是吉利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行。

智能能源体系的目标是雷神智擎Hi·X混动核心技术世界领先、三电系统拥有后发优势、换电领域领先行业、甲醇汽车独步全球;对智能制造体系的目标是: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Geega实现“源于制造,反哺制造“的生态循环;对智能服务体系的目标是:实现100%用户直连,并建立超过2000家数字化智慧门店,归属于吉利汽车集团的App用户规模将超过1000万。
“一网三体系”相辅相成,既体现了吉利在过去多年技术布局的路线,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在发布会的最后,吉利还发布了一件大事,就是豪分了3.5亿股,按照现在27港币的市价的话,差不多94.5亿港币。首期一半,惠及一万名员工,剩下一半,建立长效分配机制。
将人才和技术作为内驱动力的吉利豪迈地用薪资激励留下人才,从而有资本攻坚技术难题。
不畏难取巧、不走捷径。“智能吉利2025”战略向大家鲜活地展示出一个备受尊敬的吉利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