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怪录】卷二08顾总
梁朝天监元年,顾总这个人还是县里的一个小吏。
他经常被县宰判令鞭打,曾经郁郁寡欢,就跑到坟地去了。等到冷静下来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恍惚间,顾总见到了两个黄衣人。他们走到顾总面前,说:“刘君,可还怀念我们曾经的交往?”
顾总觉得又害怕又惊讶,回答说:“我姓顾,之前也不认识你们,你们可能是认错人了,我们哪里有什么交往经历?”
两个黄衣人倒是不惊讶,顺着说:“我们两个人是王粲和徐幹。你前生是刘桢,当年可是魏国的侍中。只是你接受了贿赂,被贬为了小吏。这样想来,你这一生大概还没想起来这些。但是当年的立场、作为都是有记载的。”说着,他们从袖子里取出五卷书给顾总看,还说:“这是你前世刘桢的文集,你看看吧。”
顾总大概浏览了一下,仿佛是醍醐灌顶了一般,只觉得自己文思泉涌。
坊间流传着那五卷书的许多版本,只是失传了最后几篇。我知道其中一章,诗题是《从驾游幽丽宫却忆平生西园文会因寄修文府正郎蔡伯喈》,内容是这样的:
在汉绝纲纪,溟渎多腾湍。
煌煌魏世祖,拯溺静波澜。
天纪已垂定,邦人亦保完。
大开相公府,掇拾尽幽兰。
始从众君子,日侍贤王欢。
文皇在春宫,烝孝逾问安。
监抚多余闲,园囿恣游观。
末臣戴簪笔,翊圣从和鸾。
月出行殿凉,珍木清露漙。
天文信辉丽,铿锵振琅玕。
被命仰为和,顾己试所难。
弱质不自持,危脆朽萎残。
岂意十余年,陵寝梧楸寒。
今朝坤明国,再顾簪蝉冠。
侍游于离宫,高蹑浮云端。
却忆西园时,生死暂悲酸。
君昔汉公卿,未央冠群贤。
倘若念平生,览此同怆然。”
其余七篇,后世都失传了。
王粲对顾总说:“我这个人啊身材短小,无奈只能娶了乐进的女儿。她也像是乐进一样,比我的身材还要短小。前世你死之后,我改娶了刘荆州的女儿。婚后不久,刘氏生下一个儿子,刘荆州给我的儿子赐字翁奴。现在翁奴已经十八岁了,有七尺三寸高,只是可惜没有机会参见你了。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我和他一起照镜子。我揶揄他:‘你已经比我高了哎。’他回答我说:‘防风氏身材魁梧,却怎么也比不上头又小又尖的白起。’我听到她说的,回应他:‘你长大了可以当将军。’他告诉我:‘孔仲尼还是个小孩子就羞愧于谈论征战的霸道。更何况我接受您的教导,怎么可以选择征伐战争这条道路?’我当时就明白,我家这个小孩子异于常人啊。对了,你今世有没有爹妈?”
顾总沉思一会,接受了他们说的东西,也和他们稍稍熟悉了一些,就趁机问:“你们两个既然是我的好朋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办法可以处理我当小吏的命运?”
徐幹告诉他:“你只管拿着我们给你的文集给县宰就行了。”
顾总又问:“诗文里提到的‘坤明’是什么地方?”
徐幹说:“魏国开国邺地附近。你曾经当魏国侍中,怎么全忘了?你在坤明国的家眷都好好的。小娘子还有一篇奉忆,我们听着怎么都像是写给你的——
忆爷抛女不归家,不作侍中为小吏,就辛苦,弃荣华。
愿爷相念早相见,与儿买李市甘瓜。 ”
徐幹吟诵完,顾总已经是哭成了泪人,也给小娘子回了一篇——
忆儿貌,念儿心,望儿不见泪沾襟。
时殊世异难相见,弃谢此生当访寻。
然后他们互相劝勉就分别了。
顾总带着那五卷书回到县衙,参见县宰,把自己见到王粲、徐幹的事情和县宰说了,也不忘了提自己前生是刘桢。县宰看了坊间已经失传的几首诗,这就相信了顾总说的。县宰说:“万不可让顾总当小吏!”然后就解除了小吏的身份,并把顾总当作贵客一般对待。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顾总就消失了,文集不久也找不到了。这件事情在当时影响极大,甚至是人们劝勉小孩子都会说:“看看,死了的刘桢都可以荫蔽活着的顾总,怎么可以不上进?”
故事到此结束。
你们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故事?是营销故事、乌龙故事还是恐怖故事?
营销故事的原因——顾总是这件事唯一的经历者,也是唯一的得利者。这就是说,存在可能是顾总营销自己创作了一个故事帮自己散播名气。
乌龙故事的原因——王粲和徐幹有好几次都说类似于“你怎么会不记得了”这种话,换言之,在他们的认知里,倘若真的是刘桢的转世,或多或少都会记得一点前世的记忆。可现实是,无论他们说了多少,面前这个顾总毫无反应。书里面王粲说的那一段话,前面在讲自己的孩子,忽然转话题到顾总今生上,大概是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化解的交流障碍吧。
恐怖故事的原因——你猜猜顾总为什么失踪了,而且还连带着文集一起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