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
夜深了,听着窗外滴滴雨声,子云心灵忽然一亮,找到了他失去已久的恒心—以前,如果想做件事,就会努力去做,并且会飞速的去做,毫不犹豫,当然是他认为的好事。曾也效仿古人,做事有个原则:“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心安就得了,管他什么善恶丑美”。他也不会做什么坏事的,至少他这样认为…,突然间找到那颗失去的心,还要从今天所遇说起:
清晨,子云还是沉浸于这几日的郁闷苦思之中,独自徘徊在门前的杏树下,一副憔悴无奈之像,好好一个快十八岁的少年,怎显得这般景象,让人实在是有些心不忍赌。突然间,一个清亮的声音从他耳边穿过:“云,你一个人在这干嘛呢?帮我去搬个东西好吗?”抬头一看,原来是别离已久的好友,他俩从小一起长大,后来他家移居县城。故友重逢,他们谈笑着去搬东西,回忆着过往,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一群六七岁的孩童,学着大人们以茶代酒,故作英雄,共度良辰,学着电影里的主人公扶弱救贫,几乎每个动作都出于幻想……
子云此时想起了儿时的无所谓,不由赞叹。突然感觉这些日子自己想多了,这想的太多了,就感觉天下的人都在取笑自己,都看不起你或是背地里说你坏话。其实,自己并不坏,其他人更不会这么去做,就算想做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必要去管你的事,不必庸人自扰之。想到这儿,他突然笑了,笑的竟然是那么的自然…
是呀,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不可能独立的活着,他的成败往往关系或牵扰着许多人,我们不能将现在的成绩视为永久的宝席,我们应该有所不满,有所上进。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云此时才不到十八岁,人生的路才刚刚起程,无数的事等待着他去做,他应该觉醒了,况且年过七旬的老人尚且不言老,而何况他这么小的孩子呢?即使他们从明天开始学习走路,说话,也是可以的,又何必现在弃学呢?有多少学多少,能学多少是多少……其实当你学会了一种东西后,就会感觉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
血肉之躯有常态,脑海绵绵无定形。每一种景象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联想,或忧或愁,或喜或悟。古人游历山水而得佳作,路遇高人而顿悟。听学,游历看来是长进的很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