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晉文公重耳:成大事者,有情、有義、有節

2022-11-23 02:46 作者:天羅地網  | 我要投稿

晉文公重耳,,是晉獻公之子,年少時,他就謙虛好學,善于結交才德俱佳的人,因晉獻公寵信驪姬,重耳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后來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國繼位。


晉文公任賢用能,文治武功,在城濮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楚君,后召集齊、宋等國于踐土會盟,成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縱觀晉文公流亡后依然繼位稱霸的經歷,總讓人感慨:成大事者,有情、有義、有節。

01

真正成大事者,有情。

起初,作為晉國公子,重耳只管做個勤學上進、禮賢下士的人。

但他的父親晉獻公寵信驪姬,先是殺害了太子申生,又決意對重耳、夷吾下毒手。

老臣狐突出得知消息后,便連夜讓自己的兩個兒子狐偃、狐毛到重耳的居住地蒲城去通風報信,并堅定追隨。

狐突之所以舍命相救,就是看中了重耳素日的賢能和聰慧。

果然,捉拿重耳的軍隊很快就趕到了,幸虧有狐偃、狐毛提前到達,帶著他翻墻逃跑。

此后,狐偃、狐毛便陪伴在側,忠誠相隨,始終未能忘卻輔佐重耳重返晉國執掌大業的使命。

當重耳在齊國備受禮遇,耽于享樂,意志逐漸消沉之際,正是狐偃和趙衰商量,將重耳灌醉以脫離齊國奔回晉國以圖大業,這一義舉得到了重耳在齊國的妻子齊姜的鼎力支持,他們將重耳推上復國大業之路。

后來,重耳又輾轉來到秦國,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帶著糧草和兵馬殺回晉國,并一舉平定了叛亂。

論功行賞之際,晉文公重耳將狐偃、趙衰列為一等功臣,并按照“上賞賞德、次賞賞才、再次賞功”的理念,對追隨他的人給予相應的賞賜,讓人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重耳還將他在翟國的夫人季隗,在齊國的夫人齊姜,以及在秦國的夫人懷贏都接回來。這些女人,是他流亡歲月里的依靠,他也兌現了當初的諾言,三位夫人都膜拜重耳的為人,相處融洽。

重耳之所以在亡命天涯的路途中,還能有忠臣相隨,有諸侯國以禮相待,并賜予美人相伴,且每一位妻子都深明大義。

這些表象“情深義重”的背后,都反映出重耳是個重感情的人,是個性情中人,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才讓所有人看到了他的“潛力”,甘愿為之辛苦為之忙。

所以,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多半是個有情人,眼中沒有輕重貴賤之分,只有人與人之間的坦誠和真心,經歷了真情淬煉的感情,才能生死相隨,永以為好。

02

真正成大事者,有義。

重耳流亡的十九年中,一共游歷了八個諸侯國,他復國的希望時而明朗,時而晦暗,諸侯國國君對他的態度也就各有不同

一種將他視作“階下囚”,唯恐避之不及,甚至還借機羞辱他。

比如,重耳流亡的第一站來到了衛國,衛文公對倉皇出逃的重耳一行沒有給予分文幫助,他們只能餓著肚子繼續往前趕路。

一種是將他視作“潛力股”,如翟國、齊國、秦國、楚國、宋國等,他們不僅以國君之禮,隆重接待重耳一行,還為其安置家室,給予軍馬糧草,幫助他實現復國大業。

在楚國時,楚成王曾邀請重耳到云夢澤狩獵,賓主盡歡,兩人痛飲歡敘,重耳在回答楚王“如何表達謝意”的問題時,希望能借助楚國威風,得以復國,從此世代友好,若萬不得已要兵戎相見,定當退避三舍,為報答楚王收留之恩。

春秋末年,諸侯爭霸,重耳復國平亂之后,也不得不加入了爭霸的歷史賽道,與楚國交戰成為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窘境。

只是,晉文公從未忘卻當初的誓言,兩軍對壘,他退避三舍,直到退至城濮,才正式交戰。晉文公在遠處觀戰,見晉軍大獲全勝,便連忙下令,不可殺戮太多。

這便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城濮之戰,經此一役,晉國的霸主地位逐漸夯實。

當年,收留重耳的楚成王,大概也不會想到,真有兩國兵戈相見的一日。他敬重重耳,所以幫他;他傾力為國,愿賭服輸。大概,在這場實力懸殊的驚天“反轉”中,重耳的“重義氣”讓他輸掉心服口服。

想要成一番大事者,從來不會“勝之不武”,而是以德服人。

03

真正厲害的人,有節。

孟子曾寫道:“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此之謂大丈夫也。”

重耳在流亡的歲月里,充分展示出“大丈夫”應有的節氣。

比如,重耳來到曹國的時候,喜愛斗雞走馬的曹共公對他們很不待見,每天只給他們稀粥蔬飯。

當大臣說重耳有賢德時,曹共公毫不在意,而聽說重耳奇人異象,倒勾起了他的好奇心。為了一探重耳“駢脅”(肋骨相連,如同一大塊完整的骨頭),假意請重耳沐浴,再帶人公然“圍觀”。

曹共公這番無恥行徑不僅讓重耳憤恨,也讓曹國唯一一位正直的大臣僖負羈,對此很是氣憤,也由此更加敬重重耳。于是,他私底下準備了美食酒肉,并用白璧盛好,恭恭敬敬地獻給重耳。

他們一邊飲酒,一邊暢談,表達對彼此的欣賞、尊重和感謝。當僖負羈提出要將盛飯菜的白璧送給重耳,但重耳執意不收。

這愈加讓僖負羈堅信,重耳是個必成大器的人。

是呀,一個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心中有戒,心中有度,始終堅守自己的底線,守住了節氣,也就樹立了自己的形象。

04

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是個有情、有義、有節的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經歷多少大風大浪,他們始終堅持做自己。

這樣的人生,何其瀟灑。



晉文公重耳:成大事者,有情、有義、有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