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失忆症

2023-08-09 07:46 作者:羽心萦  | 我要投稿

别名:遗忘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

概述:对曾经的经历无法回忆

失忆来源于记忆功能损害

大多由外伤、神经心理异常引起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

失忆症又称为遗忘、遗忘症,指无法回忆、记起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及经历。失忆一般是由外伤、神经心理异常引起。此外,变性病、代谢障碍、癫痫

也会引起失忆。

失忆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失忆症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该病好发人群无年龄区分,也无地域差别。

好发人群:多好发于脑部外伤的人群。

失忆症有哪些类型?

根据患者失忆与疾病的前后关系分为:

逆行性失忆;

顺行性失忆;

全面性失忆;

感觉特异性失忆。

根据失忆的发展、恢复情况分为:

界限性失忆;

一过性失忆;

固定失忆;

进行性失忆(进展性失忆)。

根据失忆是否能恢复分为:

暂时性失忆;

永久性失忆。

根据对事物遗忘的程度分为:

部分性失忆;

完全性失忆。

失忆症这种病能治愈吗?

心因性失忆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可能恢复。由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失忆在去除病因后可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但目前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阿尔兹海默病

导致的失忆是无法治愈的,只有通过治疗缓解进展,减轻症状。

以往健康的人突然出现遗忘的症状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失忆症,但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然出现的遗忘要排除脑外伤、脑梗塞、脑出血、脑炎、心因性等等。

需要回忆下近期是否受过脑外伤、是否受过强刺激、是否存在不良情绪、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卒中高危因素,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失忆症治疗后会复发吗?

需根据情况来判断,部分患者只是短时间出现失忆症,无需治疗就可以自行恢复。但绝大部分失忆症患者,治疗是一个缓慢、漫长的过程,需要家属耐心的呵护、陪伴,积极治疗原发病,不可擅自停药。

只要能谨遵医嘱,患者的症状都会有所改善,如果依从性较差,不仅不会恢复,症状还会反弹甚至加重。

失忆是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缺失。脑损伤

、大脑双侧病变、颅脑损伤

等都可能引起脑部记忆存储功能区域病变,继而引起失忆。其次,营养不良

、酒精、药物、痴呆

也可以导致失忆。

失忆症的病因有哪些?

神经退行性病变、脑外伤

等均可导致失忆症。

神经退行性病变

常见有阿尔兹海默病

、额颞叶神经认知障碍。

脑外伤

常见有脑震荡

、脑外伤、脑挫伤

,此类疾病可能会导致颞叶内侧受损(尤其是海马受损最为重要),继而引起失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长时间的脑部缺血,可能导致记忆功能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发生器质性病变,最终导致失忆。

营养不良

一般来讲,营养不良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维生素B

酒精

多见于长期酗酒、嗜酒

成性的人群,长期饮酒会引起维生素B缺乏。

药物

多见于长期应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镇静药、安眠药等患者,这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失忆。此外,慢性有机溶剂、两性霉素B

、锂中毒

也可能会导致失忆。

肿瘤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下丘脑部位的肿瘤。下丘脑主要与陈述性记忆相关,且下丘脑的部分结构会对记忆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如果下丘脑部位出现肿瘤,就会导致记忆加强作用减弱,甚至失忆,比如双侧丘脑背内侧核损害就会引起患者对近期事情的遗忘,同时对新记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心因性失忆

强烈的精神创伤

等导致一过性、暂时性失忆,多为选择性的、片段式的,可以出现刚塞综合征(Gansersyndrome)、假性痴呆等。

失忆症患者主要的症状为遗忘、思绪混乱,根据分类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失忆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不同类型的失忆症,其症状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根据患者失忆与疾病的前后关系分为:

逆行性失忆:多见于脑外伤,患者无法记起生病之前一段时间的事情、经历。

顺行性失忆:多见于醉酒、脑外伤、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等,患者对于发病之后一段时间的事情、经历无法记起。

全面性失忆:完全忘记自己的过去,包括姓名、住址、电话等,并且很容易忘记事情,反应较为迟钝。

根据失忆症状持续时间、范围分为:

界限性失忆:多为分离障碍患者,也称为分离性失忆,患者无法记起某一个特定时间节点的事情、经历。

一过性失忆:多见于脑震荡

患者,此类失忆患者可自行恢复。

固定失忆:也可称为持续性失忆,多见于严重的脑部病变之后,比如脑炎、脑缺血等。

进行性失忆(进展性失忆):阿尔兹海默病

患者多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失忆症状会越来越重。

根据失忆是否能恢复分为:

暂时性失忆:在一定的条件、环境、情景下,其记忆是有可能恢复的。

永久性失忆:如果不重新学习,其记忆永久不会恢复。

根据对事物遗忘的程度分为:

部分性失忆:仅仅对部分经历、事情遗忘,无法记起。

完全性失忆:对某一段时间内的事情、经历完全遗忘。

失忆症可能有哪些伴随症状?

以下两种伴随症状多见于痴呆、慢性酒精中毒

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伴随虚构

患者在遗忘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像,以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己记忆空缺部分。

伴随错构

患者经常将事实上发生在某一时间、地点的事情归入在另一错误的时间、地点,并坚信不疑。

当患者出现经常忘事、记忆思绪混乱,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对患者的躯体、精神、神经等方面进行检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通过一系列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头部核磁

(MRI)、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电图等综合诊断。

失忆症去哪个科室就诊?

如果出现容易忘记事情、记忆混乱的症状,并且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去精神心理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诊断

首先医生会询问病史、既往史,初步怀疑为失忆症。

然后对身体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最后通过各项检查及患者的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失忆症要做哪些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触、叩、听初步检查患者的循环、呼吸、运动、消化系统及其他重要脏器有无病变。

失忆症有哪些相关检查?

关于失忆症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有精神心理测试、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

精神心理测试

主要检查患者的一般表现、情绪状态、思维、感知觉及其认知功能有无异常表现。

神经系统

主要包括脑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神经反射、脑膜刺激征及自主神经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基础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肝功能、肾脏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头部CT/头部MRI

通过核磁、CT检查,可以直接了解患者的头部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退行性病变、占位性病变,比如下丘脑肿瘤、脑萎缩等。

床旁试验

常见的是让患者说出多个物品,并且让其重复,或者让患者描述物品所在的位置,通过这个测试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失忆的症状。

目前临床上对于失忆症的治疗缺乏明确的、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对因治疗,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记忆,或缓解患者的症状。此外,针对阿尔兹海默病

引起的失忆症,主要通过药物缓解失忆的症状。

失忆症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对于引起失忆症的相关疾病、神经心理异常等,都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患者去以前经常去过的环境,刺激记忆细胞,会有一定的帮助。

对营养缺乏的患者,可以给予营养剂的补充,有一定的作用。

对外伤引起的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的失忆症状只是暂时的,这种失忆的症状是可以自愈的。

一般来讲,失忆症患者一定要明确失忆的原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部分失忆症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少数可以恢复。

但绝大部分失忆患者,想要彻底恢复记忆、改善其记忆障碍的症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失忆对于患者来说,会对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失忆症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由于患者存在记忆障碍,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自卑,出现焦虑,抑郁

等情绪,影响社会功能,需要及时鼓励和干预。

失忆症患者一定要明确失忆的原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有些失忆症可以通过避免外伤、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预防。

对于失忆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配合医生的诊断与治疗,谨遵医嘱。家人应当做好护理工作,如心理安慰、井然有序的生活管理,对于病情的恢复非常重要,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

失忆症如何家庭护理?

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监督、督促失忆症患者养成规律、良好的习惯,如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不要熬夜、不抽烟、不酗酒。

失忆症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饮食

饮食原则性指导

建议有失忆症状的人群要多摄入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对于记忆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有长期酗酒不良嗜好的健忘人群,更应摄入足量的B族维生素。

饮食推荐

多食用富含矿物质、氨基酸的食物,如各种微量元素、叶酸、烟酸等含量较高的食物,可以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机能。

有痴呆

倾向的老年人,建议多吃鱼。鱼肉当中的某些脂肪酸可以很好地帮助老年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小孩、年轻人多吃鱼,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宜以清淡为主,不要摄入过量的盐、糖等。

饮食禁忌

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烧烤、炸鸡翅、韩国泡菜等。

运动

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

生活方式

学习、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脑、过度劳累。

情绪心理

在情绪上需要家属多鼓励,帮助健忘、失忆的患者树立信心,避免出现不良情绪。

失忆症病情需要日常监测哪些指标?

日常生活中需要监测是否存在失忆的症状,失忆的程度、失忆的持续时间。

失忆症怎么预防?

日常预防

失忆症只是症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可以有针对性的预防。如有痴呆家族史的有条件可以查基因、避免酒精、安眠药等影响,尽可能减少脑血管病变等危险因素的影响等等。

日常培养积极的生活的态度,科学用脑、注意避免外伤、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对失忆症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失忆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