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洋品牌!长存颗粒+缓存才是主流?618这4款国产SSD闭眼买


很多网友以为国产SSD(固态硬盘)都是没有缓存的,其实,国产SSD刚开始主打的产品,大部都是有缓存的。只是后来性价比更高的无缓方案,成为了主流。现在有缓存的国产SSD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家且用且珍惜吧。有缓存SSD的优点,就是性能一致性更好,也就是空盘和满盘性能差距不会太大。不过呢,有缓存SSD也有两大缺点,目前还无法克服。一个呢,就是它的价格比无缓存SSD要贵那么一点点。另一个呢,就是它的温度要比无缓存SSD热那么一点点。至于这个“一点点”,大家自己感受,看看能不能接受吧。

我这里所说的缓存,是指DRAM缓存,不是指SLC缓存,这点大家要注意。DRAM缓存是使用DRAM芯片(也就是内存颗粒)作为缓存。SLC缓存并不是真的使用了SLC颗粒作为缓存,而是使用TLC模拟SLC来提升连续读写速度。

那有缓存的SSD好,还是无缓存的SSD好?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目前不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旗舰级产品基本上都是有缓存方案,厂商不是傻子,如果有缓存的SSD不好的话,它们也不会把它放到旗舰级里面。而且在同品牌中,有缓存产品也比无缓存产品卖得贵,本身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肯定是越贵的越好。如果你的平台拥有不错的散热,而且不也在意有缓和无缓间的差价,那肯定首选有缓方案的SSD了。

国产SSD有缓方案有哪些?目前来说只有一种,那就是英韧5236主控+长江存储TLC 3D NAND颗粒+DRAM缓存,在性能方面此方案已经达到了PCIe 4.0 SSD中旗舰级的水准了,并不比国外产品差。国产SSD现在使用的方案,都是公版方案。不像三星,海力士,铠侠,西数这些国际大品牌,采用的都是自研主控,不对外销售。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技术封锁,目的就是为了把产品卖得更贵。
一:致态(ZhiTai)长江存储 2TB SSD固态硬盘 NVMe M.2接口 TiPro7000系列 三体联名版(有缓 PCIe 4.0 SSD)

很有个性的一款国产SSD,它采用了英韧5236主控+长江存储TLC 3D NAND颗粒+DRAM缓存方案,性能不错。读取速率可以达到7000MB/s,写入速率也能达到6800MB/s,产品自带散热马甲,属于致态的旗舰级产品。
二:阿斯加特(Asgard)AN4 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PCIe 4.0 x4) TLC颗粒 2GB独立缓存(有缓 PCIe 4.0 SSD)

这款产品是致态TiPro7000系列的试水版本,之前光威与长存的合作非常紧密,在没有致态之前,长存的颗粒基本上都是由光威来消化的。而且光威很喜欢搞纯国产SSD,它不仅主控用国产的,内存颗粒用国产的,甚至缓存颗粒也是用国产的。第一批产品就采用了长鑫的缓存颗粒,非常有特色。至于性能,与致态TiPro7000是一样的。而且它自带的马甲,我觉得也很好看。另外,这款产品出厂就已经把散热马甲给你安装好了,你不用自己安装。好处就是省事,坏处就是你无法使用第三方的散热马甲了。
三:梵想(FANXIANG)S770 2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PCIe 4.0 x4长江存储晶圆 国产颗粒 独立缓存 PS5台式机(有缓 PCIe 4.0 SSD)

由于国产有缓存版本的SSD成本更高,所以现在大部分品牌都不愿意推出这类产品。梵想这款也是有缓存版本。方案与前二款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也是英韧5236主控+长江存储TLC 3D NAND颗粒+DRAM缓存,也是自带散热马甲。
四:达墨(TOPMORE)白羊座 2TB SSD固态硬盘(有缓 PCIe 4.0 SSD)

与前三款产品一样,采用了英韧5236主控+长江存储TLC 3D NAND颗粒+DRAM缓存方案。它唯一不如前三款的地方,就是没有某东自营店。另外,也是自带散热马甲的,不过马甲是后配赠送的,没有放在产品包装里,购买前记得和客服联系,让他们给带上。

最近国外颗粒在国产品牌中又开始大量泛滥了,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开始使用美光颗粒,长江存储颗粒的热度难道要过去了?为了避免麻烦,我个人首先推荐致态(致钛)旗下的产品,其次就是推荐品牌在宣传页面中,明确写明是长江存储颗粒(长江存储晶圆)的产品。如果品牌没有注明,或者是模棱两可,用精选,优选等等字样代替,就是不明说采用了什么颗粒的产品,尽量不要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