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香妃墓是哪一个
相传她美貌绝伦、芳香袭人。
相传她秉心克慎、奉职惟勤。
相传她红颜薄命、香消玉损。
相传她安身为乐、幸福美满。
她就是本期主人公——香妃。
说起香妃,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应该还停留在《还珠格格》里琼瑶阿姨笔下的那个体态婀娜、明眸皓齿,身上散发着异香,翩翩起舞时能引来无数蝴蝶与之共舞的人物形象。
那么香妃是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还是琼瑶阿姨根据剧情需要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呢?
其实啊,历史上确实有传说中“香妃”的原型,只不过不叫香妃,而是容妃。
根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还真的有且仅有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妃子和卓氏,后被册封为和贵人、容嫔、容妃。
乾隆年间,和卓氏的家族辅助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有功,清国朝廷为她叔叔和哥哥们加官进爵,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与丰厚的赏赐,还让他们携家属进京朝见,为他们举办了隆重的宴会。
正是在这场宴会上美貌出众的和卓氏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召她入宫封为和贵人。
看过清宫剧的小伙伴们知道她一进宫就被封为贵人,而不是答应或是常在,可见乾隆皇帝对于这位和贵人的宠爱。
清 郎世宁《塞宴四事图》局部
由于和贵人出身名门、相貌出众、机警聪慧且性格和善,深受皇帝及太后喜爱,不久,太后册封她为容嫔。不仅如此,乾隆皇帝四次下江南都指名让容嫔伴其左右,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此次出行后,容嫔就晋升为容妃,容妃在宫中生活了28年,1788年病逝,享年55岁。
清 郎世宁《威弧获鹿图》
相比她众多的传奇,“香妃”的葬身之处一直备受关注。
相传她的葬身之处有以下三个地方: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新疆喀什噶尔的香妃墓还有北京陶然亭北面土坡上的香冢。
那么“香妃”最后葬身何处呢?
首先是可能性最低的香冢。
北京陶然亭曾有一石碑刻着“香冢”二字,还附有一首哀怨悲怆的词:“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这幽怨悲怆的词句营造的意境很容易联想一段凄美哀婉的感情故事。
相传这首词表明了乾隆皇帝的千古遗恨,但这也只是误传罢了,史学家早已证明香冢源于清初,被误传为是香妃葬身之处则是在此之后咸丰年间的事情了,因此香冢并不是香妃的葬身之处。
接下来探索一下在新疆喀什噶尔的香妃墓。
香妃墓位于喀什噶尔5公里外的浩罕村。该墓园建立于1640年,其原本是香妃曾祖父的墓地,随后他的家族其他人也随葬在这里。
相传香妃去世后由其嫂嫂苏德香将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此墓园中。
后来因为众多文学故事和民间传说让香妃声名显赫,因此大家逐渐把这家族墓地称为香妃墓。
这是一座典型的有着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古建筑群。
该建筑均以四方形基座、穹窿构架为主,其有着独特纹样、色彩炫美的古法琉璃砖饰,将香妃墓的门殿装饰得俏丽夺目,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
其内的陵室形制结构严整紧密,无论是采光还是装饰都体现了人们高超的建筑艺术技艺与鉴赏水平。
说回香妃,自古红颜多薄命。1788年香妃在宫中病逝,在她弥留之际,道出了她那未了的心愿——原魂归故里,说罢便香消玉损,享年55岁,在皇宫中陪伴了乾隆28年。
面对爱妃的遗愿乾隆有心满足,但碍于大清祖训皇规:“清朝后妃只能葬于皇家东陵后废园寝中,不得迁回祖籍”。
只能将其随身衣物葬于灵柩中(据说还用檀木雕刻了香妃的等身人像),由香妃胞兄图尔都之妻苏德香率领由120人组成的庞大车队一路历经艰险,费时五个多月最终护送灵柩回到喀什。
那些目睹这一历史遗物的人便相信香妃藏在此处了。
现如今喀什噶尔文化旅游产业将过去的香妃墓建造成了有关香妃主题的旅游景区——香妃园。
如果您到喀什旅游,这香妃园便是不能错过的著名景点。
最后经过多方考证香妃真正的葬身之处便是河北遵化清东陵裕妃园寝的容妃墓。
这座园寝的建筑完全按照清朝的规制,在陵寝园里有着星罗棋布的宝顶,而宝顶下分别埋葬着乾隆的36位妃嫔,容妃便是其中之一。
1979年10月清东陵古建队在维修乾隆裕陵妃园陵时台阶塌陷,出现了一个地宫。
工作人员在地宫中发现了一具头骨和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经研究这文物资料和对头骨进行复原,便确定这是容妃和卓氏的墓穴。
这一发现揭示了香妃葬身之谜,驱散了这么长时间来笼罩在香妃葬身之所的疑云。
当然香妃这个在传说与事实之间的传奇女子有着更多其它值得探索的谜题,关于她的身世之谜、是否真的散发着异香等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如果引起了你的好奇,有机会去探索一下吧。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