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饭后喝一碗清肝饮,可以改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

2023-09-20 18:10 作者:小儿脾胃王田建东  | 我要投稿


饭后喝一碗清肝饮,可以改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

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包括眨眼、皱眉、吸鼻、歪嘴、露齿咬唇,甚至心烦易怒、肢体拘急和口出秽语等。有时也可能单独表现为发声抽动,如反复清喉咳嗽。这种情况一般属于阴虚风动的证候。

清肝饮的组成包括生地黄、生白芍、枸杞子、钩藤、麦冬、女贞子、白蒺藜、蜈蚣、地龙和甘草。这方子的作用是清理肝脏、滋养肝阴,并平息肝风。

为什么使用这个方子治疗抽动症呢?在中医理论中,肝属于刚脏,所以需要用阳性的药物来滋养阴性的肝脏。如果体内存在燥热之邪或抑郁导致的内热,都会耗伤肝阴。当肝阴受损时,肝气会逆行横冲。由于儿童的肝脏常常有余,容易受到风动的影响而出现抽动症状。如果肝火过盛,不仅会引起筋脉抽动,还可能导致心烦易怒,如果不加以治疗,还可能波及其他器官。因此,针对肝脏进行治疗是治疗儿童抽动症的总则。方子中使用生地黄、生白芍和麦冬主要是为了滋养阴液柔化肝脏。同时,白芍和甘草一起使用,可以起到酸甘化阴的作用。枸杞子、女贞子的加入可以滋养肾脏,进而滋补肝脏。而钩藤、白蒺藜、地龙和蜈蚣的作用是平肝熄风。通过滋养肝肾,可以平息风木。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病情加减方剂。例如,如果患儿久病抽动,舌红少津,真阴耗伤,可以加用龟板和鳖甲;如果面黄、气短易汗,太息频频,属气阴两虚,可以加用黄芪和党参;如果出现心烦不宁、好动易怒的症状,可以加柏子仁和生牡蛎;如果大便干结,可以加大黄;口渴欲饮者可以重用芦根;如果出现单纯的清喉样干咯,而入睡时症状消失,常被误诊为咳嗽或喉炎等,可以使用清肝饮加玉蝴蝶和玉竹。以上是对方剂进行加减的一些例子。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需要遵循具体个体的辨证施治原则,因此在使用这个方子时最好找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并指导使用。


饭后喝一碗清肝饮,可以改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