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宇宙联邦财阀救世主?——浅谈《间客》与道德

大门几乎把我对间客的感受几乎全部说出来了,包括和《蛊真人》相似的那部分。让我会心一笑。
古月方源与许乐几乎是一面镜子的正反两面,在我们对道德的认知与期许在现实中失落之后,有的人选择了向古典世代靠拢,追求外部的“永恒”,如:道家“道”,“理性崇拜”,“上帝”,“以太”等等,表现在方源身上就是追逐“永生”;有点人选择放弃对未来与本质的追寻,选择最直观的刺激,一切依照自己的利益需求出发,这些利益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许乐就是后者。
毫无疑问的猫腻是出色的,他构建了一个足够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真实,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世界,猫腻笔下的许乐也是那么让他喜爱。他认清了社会的本质,并选择了走向玩世不恭,于他们而言,资本主义的罪恶是让人厌恶的,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自认高尚的他们,痛恨前者,看不起摸索的后者,最后就只剩下玩世不恭式的自诩清醒。
与大多数沉溺于这种自我满足的玩世不恭不同的是,猫腻是不满足的,以至于他用尽了他毕生的才华,写了间客,写一个玩世不恭的主角在一个真实的世界赢下一切,许乐每多赢一点,间客的世界就崩塌一分,最后许乐赢下了一切,间客的世界里的一切,都崩塌了。
写在《间客》书评之后,还想就为什么我们对道德的认知与期许会崩塌,发表一些浅薄的见解,希望能与大家讨论。
在我们降生后,开始感知世界后,物理与道德便与我们同行,在童话中,现实世界的客观真理被打破是轻易的,而道德却是颠不破的。我们在幼时,随时可以想象凌空而起,却很难接受违反道德而不受惩罚。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道德”才是世界的本源,而不是阶级的产物。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见证道德的无上地位被毁灭的时候,却已经没有人帮助我们重建对道德的认识了。教授我们知识的人与体系本身就是破坏道德本源地位的人
所以没有重建的人,走向了两个极端,有的走向毁灭,走向虚无,最后在求生的欲望下走向古典哲学与神学。有的走向玩世不恭,走向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