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 幸福】台北捷运环状线开通运营

2020年1月31日,台北捷运环状线第一阶段开通运营。这条线路贯穿了新北市的四大居民聚集区,大大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而“下一站,幸福”,则是更是吸引了无数乘客前来打卡。足不出户的云端之旅第二集,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条带给周边居民幸福的环状线吧~
运营小档案

线路长度:15.4公里
列车编组:四节编组中运量列车
站点数量:14座
单程运行时间:31分钟
运营时间:06:00-24:00
运营间隔:高峰4-7分,平峰5-10分,低峰12-15分
运营方: 台北捷运公司
台北捷运环状线第一阶段起自新北产业园区站,终于大坪林站,由于环状线第一阶段线路均位于新北市境内,因此在当地又被称为“新北环状线”。第一阶段全长15.4公里,设车站14座(13座高架站,1座地下站),车辆段一座,配车17列。线路于2009年动工,2019年11月完工。环一串联起了新北市新店、中和、板桥、新庄四个人口密集区,在服务了沿线的同时还大大方便了四个区域间居民的来往,即搭乘捷运不再需要经由台北市。

列车

台北捷运环状线为中运量钢轮系统线路,采用台北捷运环状线电联车,第一阶段共购进17列列车。台北捷运环状线电联车由日立轨道意大利与台湾车辆联合制造,采用第三轨供电,为4节编组列车。环状线列车为无人驾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80km/h,车辆单节长17米,宽2.65米,全列定员650人。

环状线列车以黄色与白色为主色调,车厢外观采用倾斜式20度流线造型,车头造型则参考了海豚。列车外形有两种涂装,12列车使用常规涂装,5列车使用艺术涂装。常规涂装窗线以黑色为底色,其余部分以白色为底色并配有贯穿全车的黄色线条。艺术涂装由法国建筑师艾曼纽‧莫侯(Emmanuelle Moureaux)设计,车辆一端以黄色为底色,一端以白色为底色,中间以马赛克过度,形似“金黄游龙”。

环状线列车以黄色为主色调,白色和灰色为辅助色调。列车车厢之间相互贯通,安全设备采用嵌入式设计,以方便乘客行走。由于列车为无人驾驶,列车车头设有大型玻璃观景窗供乘客观景。同时,列车顶部还设有烟雾报警装置,端部设有大型行李放置区。




车站
环状线第一阶段设有14座车站,其中仅大坪林站为地下车站,其余车站均为高架车站。14座车站中,有6座换乘车站,其中板桥站与新埔民生站因结构问题需出站换乘。

公共艺术
环状线第一阶段采用了《粼光》艺术主题,该艺术主题亦由艾曼纽‧莫侯设计,艺术主题除车辆艺术涂装外,还涵盖了第一阶段14座车站的装修,甚至是区间的桥梁桥墩、排水管与隔音壁。





出站换乘

环状线第一阶段的板桥站与新埔民生站可与同运营公司的板南线换乘,但由于设计问题未能实现付费区内换乘,乘客换乘线路必须出站。在票务上,台北捷运设计了虚拟换乘,乘客在出站20分钟内可免费换乘其他线路,即合并乘坐里程而无需重新计费。

与大陆地铁系统通常采用的“仅交通卡可虚拟换乘”的政策不同,在台北捷运,乘客使用单程票亦可进行虚拟换乘。在这两个车站,持有单程票的乘客可从特定的闸机进出,实现虚拟换乘。


支持单程票虚拟换乘的新闸机封堵了常规闸机的投票口,单程票乘客出站时与持卡乘客一样,在感应区上读票即可。


下一站,幸福

环状线第一阶段中有一座特别的车站,其名字为“幸福站”,车站位于新北市思源路与幸福东路口北侧,因幸福东路的路名“幸福”而得名,让人感觉幸福感满满。

戳下面的视频,一起听听即将到达幸福站的列车报站吧。


展望

环状线今年开通的第一阶段,只是其西环部分,而由南、北环部分组成的第二阶段与东环部分的第三阶段尚在前期阶段,还未开工,台北捷运计划在2030年实现环状线完整成环。
台北捷运不断跳票,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环状线的一部分,而剩余部分,则又要寄托于下一个十年。虽古话说十年磨一剑,但如此的磨剑,效率似乎有些低,也未免让沿线的居民汗颜难耐,而环线成环的功力,在短期内也难以施展。希望台北捷运的未来,能够提高效率,不再跳票,让其余段沿线居民的幸福,也早些到来。

相关链接





文章作者
SCJiang
铁道旅情—TonyY | 配图
tomlee721 | 配图
tomlee721 | 视频
滴水湖W | 制图
SCJiang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