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ace:为何红牛会在新加坡如此挣扎?


维斯塔潘和佩雷兹都相信,红牛的连胜纪录将在新加坡被终止。他们在Q2双双被淘汰,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在模拟器上就感觉不太好,调车的过程非常困难。随后我们又跑了跑铃鹿赛道,再次发生了之前那种很棒的感觉。”根据维斯塔潘的反馈,也许红牛真的没找到适合这条赛道的调校。
大家也都看到了,滨海湾的抓地力提升速度比多数赛道都快(除了干地的亨格罗宁)。在Q1则体现的尤为明显,短短几分钟内就快了约1秒,甚至还可以做到更多。
“车子在三练感觉还行,但我们在排位赛又对赛车做了点调整,这次就真的‘翻车’了,因为它非常难开。”
由此看来,排位赛阶段赛道抓地力的迅速提升,也对性能影响很大。

RB19在多数赛道的行车高度,都可以做到比对手更低,而且不会产生海豚跳。后悬架的长行程+极其复杂的底板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新加坡站,FIA启用了TD018和新版TD039指令,行车高度被做了限制。其他赛车对此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的行车高度本来也做不到像红牛这么低。而反观红牛,必须将赛车抬高才能合规。
我们可以通过博塔斯的tr找到一些线索。“我不应该过多讨论技术细节,但好多人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我们的赛车设定&行驶高度,都有违规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做出妥协,但这会导致赛车丢失一些下压力。”换句话说,阿罗抬高了赛车尾部的高度,而红牛也是这么做的。
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因素。RB19的部分优势来自于其相对较软的长行程后悬架,这使得底板下面的气动装置能更有效地工作,为赛车在各种速度都提供足够大&足够一致的下压力。而来到新加坡,在模拟器测试了一轮后,红牛换上了更软的悬架。但滨海湾赛道重铺了沥青,使得这里实际的抓地力水平远高于模拟器里显示的那样。没错,现在他们的行车高度太高了,导致了抓地力的缺失。

此外,相对较软的后悬架也可能会干扰底板下部的气动效率,这将使赛车变得更难以驾驶。在一练,赛道的抓地力还不是很好,因此维斯塔潘排在第三,仅落后法拉利0.1秒。而来到二练,抓地力就好了很多,同时RB19的平衡性也差了很多,最终维斯塔潘仅排第八,落后法拉利0.7秒。
到了周六,赛车换装了更硬的悬架,以克服底板下方气动的剧烈波动。但这也只会让抓地力变得更糟。维斯塔潘和佩雷兹,在三练分别拿了第四和第八。
显然,这已经足够他们进入前十了,但这可不是人们心中对于红牛的预期。“当我每次想尝试晚刹车时,前轮就会感到压力很大。在街道赛,这个弱点被进一步放大了,因为你必须要对刹车有信心,才能够去攻弯,但现在我做不到这点。整个周末我们在低速弯都很挣扎,尾部的下压力也不够大。所以我在3号弯发生了一些侧滑,之后就被淘汰了。”维斯塔潘说道。

同样在Q2,受到风向影响,佩雷兹在3号弯直接Spin了,最终仅获得第13名。“我的轮胎温度不够高。”佩雷兹说道。
TD018和新版TD039指令,在新加坡被首次应用。总有人质疑这些是否彻底削弱了红牛,如果他们在铃鹿还是这么挣扎,那答案将是肯定的。
每天带来新鲜酷辣的汽车赛事、汽车市场资讯。烦请点点关注,爱你呦!
赛车世界综合每日赛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