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区位因素!20分钟刷完基础到考点【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服务业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服务业的类型
·服务业(第三产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我们可以把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
1.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服务业:
①零售业;②住宿业;③金融业;④餐饮业。
2.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商业性服务业:(政府主导)
①教育服务;②公共卫生;③社会工作。
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掌握)
都从事商业性了,那能不想着挣钱吗,所以一些区位因素向"钱"看齐
(1)市场(最重要因素):考虑人口规模、人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
①人口规模:
大型商场普遍建在市中心(服务等级高),或者主干道路的街口→人流量大。
小型便利店一般就分散在各个居住区→服务等级低(数量多),需要周围一片客户就够了。
②人均消费水平
做高端教育、自然教育的公司,基本上布局在大城市→人均消费水平高&居民文化素养高(认可课外的素质教育)。
③居民消费偏好:呷浦呷浦火锅,不开在重庆,因为重庆作为火锅之城,对于外来的麻将火锅不太感冒。
(2)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餐饮、住宿、零售等。
(3)交通:交通最优原则,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大型批发市场很多在高速路出口附近,批发市场不用建立在成中心,一般上高速就拉走了,考虑交通方便。
·大型商场很多分布在市区十字路口或者主要干道旁。
(4)集聚
·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小吃街,小吃摊,都聚在一起了,大家一提到上哪里逛夜市都会想到那里,所以容易形成品牌效应。
(5)政策:国家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
例如:霍尔果斯(税收洼地)、阿里巴巴注册到了开曼群岛(避税)。
2.非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例如:公立学校、医院的布局主要是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的
三、服务业区位的变化
1.新兴服务业涌现&传统服务业升级(理解)
一方面,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
2.废弃工厂的改造(重点掌握)
很多城市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引进各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如摄影、动漫创作、教育培训、艺术等行业,以及具有创意特色的概念餐厅、主题咖啡馆、书吧等,改造成为文化创意设计园区。
例如:北京798,武汉汉阳造,北京冬奥会(首钢废旧工厂)
3、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业区位因素(理解)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升级,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与各行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服务业不断涌现,出现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
这些新兴的服务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主要依赖网络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因此网络信息技术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例如: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共享单车
4、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理解)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人们日常购物、交易,甚至金融、贸易都能在虚拟的空间进行。
例如:近年来,依托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的网店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