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慢性咽炎老不好,可能是肝有问题,一剂理气消梅汤帮你缓解!

2023-11-18 09:34 作者:中医科主任王杨  | 我要投稿

中医认为,喉头有异物感,那是由于痰浊所致,而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是因为这个痰浊并非有形之痰,而是无形之痰。你再去看,但凡是有慢性咽炎的人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是睡着后,再或是专心做事的时候,几乎是完全感受不到的,而在闲暇无事,或是情志不畅时,喉头的异物感明显。因此,简单来说,慢性咽炎多由情志郁结、痰气凝滞所致。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咽炎与肝脏的关系可以用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来解释。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慢性咽炎的发生和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慢性咽炎可能是肝有问题

1.肝气郁结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肝脏主疏泄。肝主疏泄,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肝脏负责疏泄气机,维持气血畅通。如果肝脏功能失调,疏泄功能受损,就容易导致气机郁滞,气血不畅,引起咽喉部疼痛、肿胀、发炎等症状,从而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2.肝气郁滞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情志的不畅通也容易引起肝气郁滞,导致肝气郁滞直接影响到咽喉部位的病变。长期的情绪不畅,容易导致肝气郁滞,肝气郁滞则易引发咽喉部位的疾病,如慢性咽炎。因此,从情志角度来看,慢性咽炎的发生与肝脏的情志调节有一定的关系。


3.肝血不足

中医认为肝主筋络。肝脏对筋络的调节也会影响到咽喉部位的病变。如果肝血不足,容易导致筋络失养,筋络失养则会导致咽喉部位的病变,如慢性咽炎。因此,从筋络角度来看,肝脏的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到咽喉部位的病变。


4.肝气上逆

肝气上逆容易过克脾土而犯脾胃,脾胃健运失司,以致体内的津液输布受阻,酿而成湿,化而成痰,痰气结于咽喉所致。


理气消梅汤

方组: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香附10克、厚朴10克、木香6克、紫苏10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山豆根3克、白术10克、麦冬15克。


方解: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可燥湿化痰;香附、厚朴、木香、紫苏可行气解郁;射干、牛蒡子、山豆根、桔梗可清利咽喉;麦冬可养阴润燥;白术可健脾祛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如果不虚的话就不会生痰,诸药合用,共奏消痰理气之良效。

中医治疗讲究辩证,以上药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刻前往医院就诊!

慢性咽炎老不好,可能是肝有问题,一剂理气消梅汤帮你缓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