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装车秒天秒地 商品车萎靡不振 测试加速成绩先看车辆来源
随着国产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最近一段时间很多装配全新1.5T发动机的运动车型密集上市,它们都凭借着强大的功率扭矩获取十分优秀的加速成绩。很多车友振臂高呼,xx车秒天秒地秒思域!但有些车友入手新车之后发现,那么优秀的加速成绩自己却无论如何也跑不出来,而且还相差甚远。难道是驾驶技术不行?

针对这一现象,车域品车做了深入研究。但因为话题敏感又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就不指名道姓了,希望粉丝们谅解。只要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就不难破解汽车厂家的宣传“咒语”。

汽车媒体圈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汽车厂家并不像以往那样在新车上市之后(或上市前短时间内),利用新车型的量产车型进行媒体的试驾体验活动,而是早在上市几个月之前就利用所谓的“试装车”进行媒体试驾体验活动。很多以动力操控为主要卖点的车型,都会在“试装车”阶段取得很不错的加速成绩,并以此为依据广为宣传。比如XX车型6.9秒破百!比如xx车型快过思域!不一而足……一段时间之后新车正式上市时,关于这款车超强的动力和加速性能已经传得满天飞了,很多消费者受此影响对新车好感度大幅度提升,迅速交钱提车。

也许大部分车友并没有注意到,负责任的媒体在试装车测试中都会着重指出:本次测试成绩仅代表这辆试装车,新车上市后我们会借到商品车进行更加全面的测试。只要你持续关注,往往就会发现一段时间之后媒体对商品车进行的测试成绩会明显不如试装车。比如某1.5T运动新车试装车阶段多家媒体实测0-100km/h仅需7秒左右,而上市后正式售卖的量产版商品车的测试成绩则普遍在8秒左右。这就是有些消费者把车买到手之后开起来的加速感达不到预期的真实情况。
其实,负责任的车企试装车和商品车的测试成绩会非常接近,就像几个月之前星越L试装车邀请媒体场地实测,零百加速成绩大都在7.5-8秒之间,后续有媒体用商品车测试也差不多是这个成绩,说明厂家没玩儿猫腻。而某些比较“鸡贼”的厂家的所谓“试装车”实际是改装版的试装车,利用非常激进的发动机电脑程序达到超强的输出,营造动力澎湃的假象。但是,这种方法不能用在量产车上,否则发动机的故障率会非常高,品牌口碑会迅速爆掉。试装车和商品车采用两套电脑程序,一个保快,一个保稳,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已经涉嫌虚假宣传了。
最后,作为车友和消费者,看到你关注的新车进行测试的时候,一定请擦亮眼睛看清楚测试车型是试装车还是商品车。只有量产版的商品车的加速成绩才是这辆车的真实成绩,而试装车的测试成绩仅仅能够作为一个参考。试装车和量产车的测试成绩是否一致,更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厂家对待消费者的态度是否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