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无悔华夏大汉三国时期名臣(7)

前言
由于之前的春秋战国和秦楚汉篇已经把问题都提完了,所以以后基本上没有问题对策名臣,只有普通自制名臣了。此外,为了符合官方的机制,目前只会出到大汉篇。由于粉丝的强烈催促,目前放出部分三国时期名臣,但是等三国版本后自然需要重做或者更新,目前三国时期的名臣顶多算是0.5版本的,没有定型。 本期是云台众将第七篇加上三国半篇。 先上云台将,等不及看三国的可以往下拉 军* 陈俊 [地级]
字子昭,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召县)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随太常将军刘嘉,后来投奔大司马刘秀,参加了剿灭河北农民军、平定关东刘永、董宪、张步等割据势力的作战。刘秀即位,历任强弩将军、泰山太守、琅琊太守,封新处侯。建武十三年,定封祝阿侯。建武十四年,为奉朝请。建武二十三年),去世。 [困虏]
粮食消耗小幅增加,当一方势力向目的地出兵时,你可以派遣一支军队,优先于其,向其的目的地当即发起一次战斗,可累战,无视接壤问题。若该势力是向你的城池出兵,则你发起战斗后直接获胜,获得一次战胜该得的资源,但五年内该城钱粮和特殊资源产出降低5%(可叠加),且这次进攻中如果敌方势力如果对你战斗胜利,则攻占进度减半。 (取自陈俊带骑兵在农民军行军路线上优先坚壁清野抢粮食,而让农民军抢不到粮食,失去了战斗力只能跑路的事迹。)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 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 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及 军还,光武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 [破袭]
钱粮消耗小幅增加,战斗力加10,进攻有其他势力正在行军的城池/据点时,战斗胜利的攻占进度+3,战斗中基础战斗力加10。 (取自陈俊战场奋短兵和追杀二十里斩渠帅的事迹)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 总结
大汉狂喜 刘秀狂喜 军*任光 [人级]
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宛城小吏,在刘演攻破宛城后,投降汉军,随后参与了昆阳之战。更始元年(公元23年),被封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病逝。 [奔命兵]
钱粮消耗大幅增加。被己方攻占过的城池钱粮和特殊资源产量永久降低10%,但每攻占过一座城,己方军团规模提升1%,军心加1。 (取自任光以破城后可以屠城的承诺来短期速招亡命徒,从而扩充军队的事迹) 《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光曰:“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 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 《汉书音义》:“旧时郡国皆有材官、骑士,若有急难,权取骁勇者闻命奔赴,故谓之‘奔命’。” [假威](可循环)
消耗一定钱粮,如果你不是战斗力最高的势力,则你在下一场战斗中临时获得与攻击力最高的势力等同的战斗力,战后失效。 (取自任光晚上烧树靠火光冒充流寇吓跑官军从而智取城池的事迹)
《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 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
总结
匈奴是吧,我踏马来辣!
————————分割线————————
以下是三国专场,由于版本问题,这些都是临时设计,等三国版本更新后肯定需要重做或是更新,欢迎讨论。 政*陈昱 [人级]
取自三国杀 [制脯](可循环)
指定自己一座城池,消灭一半的人口,转为为人口数*100的粮食。 [设伏]
钱粮消耗小幅增加,可以如调兵般将若干兵甲直接置于埋伏区。当其他势力对你发起进攻时,如果存在你对其战斗胜利的记录,则选择对你最优的战损比,根据敌方进攻规模等比消耗一定数值的埋伏区兵甲,直接跳过该次战斗。如果埋伏区兵甲不足则进入战斗。 总结
只要我打赢过你一次,那你就永远都无法战胜我。 政*贾诩 [地级]
取自三国杀 [乱武]
当你攻占一个势力的首都时,归还其首都且将该势力转变为你的附庸国。若其反叛,则你直接获得其首都,且该势力不能再迁都,无法进行外交行动,无法再主动进攻。 [附雄](可循环)
指定一个你的附庸国,如果其满足以下条件,则你将其直接吞并,获得其所有城池并消灭其,你的威望减10,所有势力对你好感度减20。 1,该附庸国对你的好感度高于90 2,该附庸国存在5年以上 3,该附庸国国力低于你 总结
大周狂喜。 最后
本期四位名臣到此结束,如果各位看管大大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欢迎讨论。如果有想看什么名臣的界限突破或是什么新名臣的话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