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浅析市场创新方法论的实际运用
创新,以谁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的叫企业自我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叫市场创新。我们讨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创新的企业来学习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才会有意义。
企业碰到了创新的问题,提出创新的需求,想引入一门创新的课程,或者想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洞察,想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了解。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企业到底是以什么创新为准。
如果企业摒弃了用教育引导的方法,以客户为中心了,以市场为导向了,充分尊重市场的声音的时候,这个时候了解客户的需求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们常说的,想客户之所想,做客户之所要。客户目前所碰到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发力的点。
这个时候有个很重要的点需要注意,可能客户关注的、想要的不是目前行业最前沿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必须思考清楚,以谁为主。
所以有时候这两种观点会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到了企业组织内部,就会产生部门之间声音不一致,步调不协调。最终导致部门、个人各自为营。
比如一款产品通过客户的痛点做出的功能,然而定价的时候却根据成本定的价格。也就是以自己为准了。所以这里就会产生矛盾,因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成本多少跟消费者有什么关系,企业想有利润跟消费者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块的内容必须保持一致性。这之后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怎么能够了解到客户,把客户真正的需求挖出来。
举个例子,一个做桶装水的企业,在做市场调研的时候,有客户讲一大桶水放在家里,往往要喝很久,所以担心桶里滋生细菌。同时客户还讲了说有一种纳米技术,能不生细菌,建议在桶内部镀一层纳米膜。客户还保证出了产品就买。结果,产品做出来之后卖不动。
所以,这里就是没有真实挖到客户的需求。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人士,大多数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说出来的可能是其中一种有效方法,至于是不是最优,市场认同度都无从验证。
所以,我们看想要镀纳米这个客户,他真实想解决的问题是防菌,水能放的久。
客户表达出来的不一定是需求,而它背后的深层意思才叫需求。在这有“我希望这个产品可以解决()的问题”的句式。“()”里产品是指它本身做什么的,做什么就是什么,做水的就是水,做服装的就是服装,做家具的就是家具。这个句型记住了,是不是需求你自然就知道了。把客户跟你说的话拿回来原封不动的装在括号里,然后从头到尾都能读的很通顺,那么这个就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