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月2日【常识午餐】

2023-06-02 08:37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 (单选)关于太阳:

A.太阳表面的逃逸速度是第三宇宙速度

B.太阳只有绕着银河系公转但没有自转

C.太阳的下一个演化阶段是成为一颗超新星

D.日全食时能观测到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

【答案】D

【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第二步,日冕,一种自然现象,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色球层和光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日冕上有冕洞,而冕洞是太阳风的风源。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或通过日冕仪才能看到,其形状随太阳活动大小而变化。D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第三宇宙速度是指从地球起飞的航天器飞行速度达到16.7千米/秒时,无需后续加速就可以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脱离太阳系进入更广袤的宇宙空间。这个从地球起飞脱离太阳系的最低飞行初速度就是第三宇宙速度。而不是从太阳表面的逃逸速度。A项错误。

B项:太阳和其它天体一样,也在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西向东自转,但观测和研究表明,太阳表面不同的纬度处,自转速度不一样。在赤道处,太阳自转一周需要25.4天,而在纬度40处需要27.2天,到了两极地区,自转一周则需要35天左右。可见太阳也有自转。B项错误。

C项:太阳将在50亿年以后演化为红巨星、之后演化为白矮星、最后演化为褐矮星。而超新星是爆发规模最大的变星。C项错误。

 

 

2. (单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佩戴骨传导耳机时,无法听见周围环境的声音

B.封闭式头戴耳机内部的回音和压抑感比较明显

C.入耳式耳机因接触面小,对耳蜗内部压强较大

D.主动降噪耳机可以产生与噪音相等的反相声波

【答案】A

【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骨传导,是声波传导到内耳的一种方式: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利用骨传导技术支撑的耳机,无需通过鼓膜振动来传递声音,因此不用像传统耳机一样,堵或者塞入耳道来达到听声的目的,所以“敞耳倾听”也就成为了骨传导耳机最为人所称道的优势之一。因此,戴着骨传导耳机周围的声音仍然可以听到,并且可进行一般对话,这样避免了因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而引发的事故危险。A项错误,符合题意,当选。


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头戴式耳机可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三种。其中,封闭式隔音效果比较好,在需要隔绝环境声音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封闭式头戴耳机。但由于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以防止声音出入,因此,虽然隔绝了外界的声音,但耳机内部的回音和压抑感会比较明显。B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入耳式耳机会在使用时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此时由于声音接触面积小,因此在同等音量下,对耳蜗内部压强较大。而头戴式耳机的声音接触面积大,同音量下压强较小,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更加安全。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主动降噪是一种降噪技术,是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产生一个新的声波与原有噪声声波互相干涉。这样的声波干涉是破坏性干涉,或相消干涉。此时,合成的声波的振幅就会减小,能量被衰减,因此起到降噪的目的。D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3. (单选)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培养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宋太祖在位时,确立了殿试的制度

B.唐高祖在位时,开创了科举取士制度

C.清朝同治帝在位时,首次官派留学生

D.清朝光绪帝在位时,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答案】B

【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高宗时重新确立了科举制度。可知,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六年(973年)正式确立了“殿试制度”,因而形成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A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属于同治帝在位时期。C项表述正确,排除。

D项:1905年清廷诏令停摆科举,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清朝在位皇帝是光绪帝。D项表述正确,排除。

 

 

4. (单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云、雾、雨、雪、空中烟尘对激光武器的使用影响很大

B.当直升机产生的升力与自身重力达到平衡时可实现悬停

C.当排开海水的质量大于钢铁战舰的总质量时战舰就会上浮

D.海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水下声呐主要利用的是电磁波

【答案】D

【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声呐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进行导航和测距的技术,也指利用这种技术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存在、位置、性质、运动方向等)和通讯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因此,声呐利用的是声波而不是电磁波,与海水是否具有导电性无关。D项错误,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激光武器是用高能的激光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或用于防御导弹等的武器,分为战术激光武器与战略激光武器两类。具有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在光电对抗、防空和战略防御中可发挥独特作用。激光武器的缺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大雾、大雪、大雨,且激光发射系统属精密光学系统,也受大气影响严重,如大气对能量的吸收、大气扰动引起的能量衰减、热晕效应、湍流以及光束抖动引起的衰减等。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悬停是指航空器在一定高度上保持空间位置基本不变的飞行状态。当升力与重力相等时,直升机在空中的垂直位置能够保持不变。旋翼运转时形成的桨盘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时,可以抵抗四周的气流,使直升机在空中的水平位置保持不变。而直升机的尾桨抵消了主旋翼的反向力矩,避免机体自旋,直升机可以稳定地悬停于空中。因此,直升机的悬停主要是依靠旋翼上下压力差产生升力与直升机本身重力达到平衡来实现。B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浸在流体内的物体受到流体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叫做浮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的定义式F浮=G排,即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处于稳定状态下所排开液体的重力。当战舰排开海水的质量大于其总质量时,F浮=G排>G舰(G=mg),因此舰艇上浮。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5. (单选)按照药理学分类方法,下列药物种类与所属药物,对应错误的是:

A.抗感染类药物——头孢克肟、阿昔洛韦

B.神经系统类药物——吗啡、对乙酰氨基酚

C.呼吸系统类药物——右美沙芬、诺氟沙星

D.消化系统类药物——氢氧化铝片、蒙脱石散

【答案】B

【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吗啡属于阿片类的毒品。对乙酰氨基酚是属于解热镇痛类的药物,一般能够抑制前列腺的合成,有解热镇痛的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非常多,如安定类药物,思诺思、佐匹克隆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抗感染药物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喹诺酮类,常用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抗真菌药物有克霉唑、酮康唑等,此外还有抗结核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头孢克肟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抗感染药物,主要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胆道系统细菌性感染等。阿昔洛韦,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各种感染,可用于初发或复发性皮肤、粘膜,外生殖器感染及免疫缺陷者发生的HSV感染,是治疗HSV脑炎的首选药物,减少发病率及降低死亡率均优于阿糖腺苷,还可用于带状疱疹,EB病毒,及免疫缺陷者并发水痘等感染。A项正确。

C项:呼吸系统药物主要有平喘药、镇咳药、祛痰药等。右美沙芬主要用于控制干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咽喉炎、鼻窦炎等)、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症状。诺氟沙星,适用于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C项正确。

D项:消化系统药物主要包括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酸药、助消化药、促胃肠动力药、胃肠解痉药、止吐和催吐药、泻药与止泻药、微生态药等类型。氢氧化铝片,适应症为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蒙脱石散的主要用途为止泻,通过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发挥作用。用于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急性腹泻。D项正确。

 

 

 

6. (单选)关于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民居建筑多采用叠梁式结构

B.晋祠圣母殿是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

C.天坛祈年殿是采用榫卯结构的建筑

D.《营造法式》中有木结构建筑的设计规范

【答案】A

【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建筑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抬梁式构架,又称为“叠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它是在柱子上放梁、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落至屋脊,各个梁头上再架檩条以承托屋椽的形式,即用前后檐柱承托四椽栿、栿上再立二童柱承托平梁的做法。使用范围广,在汉族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汉族木构架建筑的代表。因此选项中北方民居建筑多采用叠梁式结构表述有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宋代木结构建筑代表――晋祠圣母殿,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圣母为唐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圣母殿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B项不当选。

C项:榫卯是中国传统木工中一种结合多个木零件的方式。如果榫卯使用得当,不需要钉子和胶水,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是榫卯结构的精华之作。C项不当选。

D项:《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创作的建筑学著作,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木结构建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朝的《营造法式》是全世界最早的建筑法规,同时也是最早的木结构营造法规。

D项不当选。

 


6月2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