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过惊悚片的我,被它吓笑了
深夜,黑漆漆的房间正中央摆放着几口棺材,仿佛吞噬了所有声音。突然,其中一口棺材发出刺耳的异响,棺材板缓缓推动,有一个“鬼”从中坐了起来。
下一秒,这个“鬼”开口说话:“收工了?可以回家啦?”接着他从棺材中爬出,伸了个懒腰,又拍拍身边几口棺材:“兄弟们,别睡了,收工啦。”叫醒了另几个在棺材中摸鱼睡觉的群演。
先是吓出一身冷汗,下一秒就让人哈哈大笑,类似的“包袱”埋在新片《了不起的夜晚》各个角落,形成国内电影市场罕见的惊悚喜剧类型。

不止类型混搭,故事上它亦不落俗套,双线并进。
一条线是短视频公司“三宝传媒”面临倒闭和支付赔偿金的双重困境,公司创始人豹子(范丞丞 饰)和猴子(蒋易 饰)、狗子(甘昀宸 饰)也要各奔东西。三兄弟决定“最后一票”干个大的,要偷拍惊悚片剧组片场那些事儿。
另一条线则是该惊悚片剧组导演(梁龙 饰)对演技很捉急的主演小山(蒋龙 饰)和豆(孔连顺 饰)无计可施,饰演丽妃的女主角(王子璇 饰)又突逢意外被送进医院。

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一夜内一连串的惊声尖笑愈演愈烈……《中邪》导演马凯联手喜剧脑洞大开的易小炮制了这出反转不断的惊悚夜现场。
01 假作真时真亦假
生于1989年的青年导演马凯是懂年轻人喜欢玩什么,爱看什么的。
他的导演处子秀《中邪》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创作,拿到了2016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 “最佳艺术探索奖”。当时获奖的原因正是“影片把大量时下青年人常见的数码设备如电脑、手机、微信、摄像头等引入了电影,成为人物视角的延伸”。
这次《了不起的夜晚》一开场,就有《中邪》那股熟悉的味道。镜头抖动,画面粗糙,一看就是偷拍的镜头。在这个深夜路边的小破馆子里,豹子三人自编自导了一出闹鬼的戏,想要记录路人被吓后的真实反应。
想法肉感,现实骨感。视频播放数寥寥,被网友抨击“反应太假”“想法过时”,他们还真把一个路人吓出了小毛病,要么赔偿,要么就会被告。

短视频时代,大家都想抢占流量红利,但想要在偌大的红海中突围而出,能力运气缺一不可。笑傲群雄的自媒体达人只是少数幸运儿,而不夸张地说,看到豹子急赤白脸却仍屡试屡败的样子,九成拍短视频的人都会心有戚戚焉。
探灵直播,是他们给自己找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是曾风靡短视频平台的一种直播类型,以“找鬼、见鬼”为噱头,主播们专门在深夜去探访废墟、凶宅,或传闻中知名的“鬼地”,发展到后面甚至会在太平间、墓地等地直播。

而片中豹子等人直播的剧组,取景地设定为某影视城的“惊悚片一条街”,但比起惊悚片里那些恐怖氛围的营造,电影最耸动的效/笑果在一角三人分饰造成的各种错配——
惊悚片中的女鬼丽妃除了王子璇饰演的女主演外,还有许馨文饰演的替身佳佳扮演,两个女孩女鬼妆上身后,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恍若在看双胞胎姐妹表演秀。
此外,还有身型甚至性别都迥异的第三个丽妃:由猴子反串,本意是用来吓唬剧组演员的。这个“男丽妃”更高壮一点,长裙曳地长发披面的反差感极强,也制造出颇多笑果,比如公厕内借纸事件,多的不剧透,但这幕绝对是诸多都市传说里的好下酒菜。

所以,当丽妃演员已死、变成厉鬼的消息慢慢传开,面对站在你面前的丽妃,甭细看真的假的,赶紧跑吧。
“假作真时真亦假”也不是没有,急性子的豹子就闹了个大笑话:他远远看到丽妃漫步街边,以为是消失的兄弟猴子,冲上去就是一脚横踹,直接把丽妃踹倒在地,接着又是劈头盖脸一顿骂。而当这个丽妃徐徐转头,从长发间露出渗人的一抹微笑时,他才后知后觉认错了人,偏偏腿还蹲麻了,跑路的速度都比狗子要慢上几秒。

不得不说,豹子演员范丞丞这次为角色增重30斤,笑果倍增:一边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窘迫,一边是因为行动过猛衣服下角被风掀起来,露出跑动中还在颤抖的小肚子,默默带出了小人物悲喜交加的宿命感。
02 摄影机不要停
作为一个曾演过惊悚片的人,我看《了不起的夜晚》,感触更深。
开头棺木里戳中我笑穴的那一幕,我看过有观众提出质疑:“看上去棺材里的人是在睡觉,为何不睡宿舍?”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没在片场呆过,也想当然地高看了“群演”的待遇。
惊悚片剧组普遍的状况是没钱,有限的资金都砸在了道具和化妆上,连主演都享受不了什么优待,更别提群演了。
片里这个惊悚片剧组,导演没有代表作,主演小山演技稀烂制片人却坚持用他,原因被小山揭了底:“我用这部戏的片酬投资了这部戏”,说白了就是免费出演。主演都免费了,群演也就只能是副导演日结找来的路人甲,哪里有啥宿舍睡?能在一天活干完拿到钱后,分到一个有肉的盒饭就算是撞大运了。

在片场尤其是几乎天天都要熬大夜的惊悚片现场,缺觉是普遍现状。我在剧组见过中场布景时大家抽空打盹的样子:有躺在课桌上的,有坐在石头上的,还有干脆找个避风角落席地而眠的。
连熬几场大夜后,我站在导演身后都要见周公了,此时此刻要是能有个隔音挡风的棺材来抽空补个觉,能隔音挡风的棺材相比起来条件不要太完美。
既然条件这么差,为啥还要来拍电影?五个字:逐梦演艺圈。片中无论如何都要完成这部电影的众人,正是无数横漂们的缩影。
导演马凯就是过来人。
他出生在山东聊城,从小喜欢电影,但考了几次都没考上大学,瞒着家人跑去横店当群众演员,一做就是6年。最开始,他一天拿40块钱,后来状况慢慢稳定了,一个月也就能赚上1500元,还经常要穿着古装长袍在太阳下暴晒一整天。

那时的他没车没房,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很艰难,“是一种看不到方向的绝望”。
他是少数被看见的幸运儿(虽然换了一个赛道),但更多的人就像尔冬升的《路人甲》、像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演了几年都只是个“死跑龙套的”,最后要么黯然放弃,要么咬牙继续坚持,搏一个看不到什么光明的未来。

这部电影的剧本写于2012年底,马凯说要献给在横店一直跟着他的兄弟姐妹,惊悚片剧组里的那些美术、化妆、灯光、摄影……很多人就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所以你看到的那些不算表演,大抵也就说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摄影机不要停!我们想完成这部电影!
这是为梦想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每个逐梦的年轻人都会面临的磨难。或许是接受甲方不合理的苛责与需求,或许是放下面子做低伏小,或许是被迫吞下“996”的福报,或许是腰酸眼花脖子疼等一系列白领病……
电影给了我们一个皆大欢喜的造梦结局,是安慰,也是鼓励。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