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伊瓦莱登》的设定补充集(内含剧透)
蒸汽之都(伊瓦莱登)的一点未能有亮相机会的设定:
一·无尽酷寒之中的取暖方式:
伊瓦莱登使用冲程式水暖,方便震碎管壁内冰晶水,以及可以直接凭借蒸汽核心的原始活塞动能持续工作。
钢铁核心里的富人们能享受蒸汽冷凝式供暖,所以钢铁核心之中的独栋宅邸里的室温很高,轻便的丝质服饰得以流行——天然纤维作物占据了第三梯度(温室与农牧工厂)的较大生产比,所以成为富人专属的轻薄丝质服装进一步降低了伊瓦莱登的农作物生产效率,哦对了,种植区里还有一个大头:烟草。
二·第四梯度的工人住宅:
第四梯度的工人住宅区(被称为‘猪圈’的地方)是组合住宅:
它是由两座拥有单坡式斜屋顶的三层楼房背对背组合成的双坡式筒子楼,以一定角度均匀排布在伊瓦莱登的最外围(因为第四梯度范围最大,城市发展以及人口巅峰时期这片地区还密布着各种工厂),“以确保每一位工人都能最快回到温暖的家中”。
从钢铁核心蔓延出来的地下蒸汽供热管道敷设在筒子楼的承重墙之间,每当市政府决定为了节省煤炭而暂停为外围区供暖时,内侧墙壁里就会不断发出蒸汽冲击的声音——
这样可以用最小的能量,在不起到供热效果的情况下确保外围的供热链不会因某段管道被浮冰堵塞而断开。
所有的住宅墙壁都很厚,里面填充着铸造钢铁核心时顺便生产的矿渣棉,时常停暖的穷(工)人们就依靠这些东西,来抵御门外咆哮的寒风。
原先人口稠密时,一栋民居可以住六户人家,而随着人口锐减,大家都分散到了民居中央,随着街道冷清下来,整个城市的氛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低迷。
三·第三梯度的温室:
被人称为富人红毯区的守望街遍布哨站,没有通行许可和昂贵服饰的人统统不许进犯与富人有关的“上层区”,而工人住宅区以及工厂遗址以及煤矿统统被划为“下层区”,在这二者之间,囊括了集市银行与食堂医院等市民生活场所的区域,被定义为第三梯度。
这片建筑群中没有民居,无论是服务类还是农牧工厂全部实行三班倒的24小时工作制,得益于集中了整个城市的轻工业,这片区域比这座群众消费水平低迷的城市实际情况看起来要更繁荣一些。
当你与任何一个伊瓦莱登工人(如果还有幸存者的话)谈及第三梯度,他一定会向你抱怨粮食供应始终不足,但温室相当一部分的空间都用在种植棉麻这种非农作物上了;若你向他反问为什么不说长期占据种植份额的烟草,他大概会面露难色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因为绝大部分被劳役所控制的成年工人也会被烟草控制。
烟草,不管劣质与否,都成了工人们发自内心认可的好东西——相比市侩的工友以及踩在他们头顶的富人老爷们而言。
提到温室,不得不再多说一句,畜牧业在伊瓦莱登发展很受限制,不同于植物,动物更需要环境温度的恒定与舒适,所以经常有冻得受不了了的穷人钻进温室藏进真正的猪圈里。
在伊瓦莱登,屠宰得到的鲜肉是贵族老爷们的专享,那些平日里受尽工人们悉心关照的牲畜,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工人阶级。
四·清雪员——恶劣气候催生出的文明殉道者:
在伊瓦莱登,没有什么是比自己被分配到街道清雪员队列之中更令市民恐惧的和绝望了。
伊瓦莱登被高山环绕,常年遭受暴风雪洗礼,再疯狂的风,也无法带走散落在都市里的积雪。如果一直无人处理,积雪可以在淹没第三第四梯度之后再进犯钢铁核心——所以市政府在两百年前暴风雪还未成为常客时便推出了清雪员这一市民(可以通过缴纳税务来退出当年候选名单,由于每个季度只需要三十人,所以就算不缴税被选中的几率也不到百分之一,所以没几个平民会花钱买心安)义务公职,要求每个留在名单上并被选中的市民都必须参与。
造成清雪员伤亡严重的原因主要是他们需要独自扛过连夜的暴风雪,单从这一点来说,清雪员们其实都是在挑战大自然的人类勇士。
“伊瓦莱登难道没有科技吗?蒸汽时代没有蒸汽做动力的铲雪车吗?”你或许会问。
但其实,富人们拆了炼钢厂,拆了学校与私塾,投资新建了医护所与餐厅,而穷人们,也跟着投资,在城市角落,修建了一座教堂。
创新科技被搁置甚至破坏,伊瓦莱登的人们一直在开倒车,资源无法自给自足时,人们便默许了消减竞争对手的一切方式——仅有一套避寒衣的清雪员也好,哨响三巡之后还未归队就算遇难的矿工也好,罹患疾病就立马要被开除的职工也好……
亲自走到绝路上的伊瓦莱登市民,是没有明天的。
大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更加虚无的信仰开始流行起来。
人的虚伪是恶,群众的虚伪则是神灵。
五·伊瓦莱登的动物们:
像是猫狗之类的宠物是不愁吃穿用度的富人们的玩物,平民大概只能靠捡拾收养被富人们遗弃的猫狗来获得宠物——而且这些流落到平民手中的宠物成活率很低,所以伊瓦莱登在遭遇雷暴时,几乎没有任何除人之外的动物描写。
额外补充一点,伊瓦莱登常温都在零下二三十度,所以富人们一般不会带适应了较高室温的宠物出来,如果出来,会给宠物们穿上定制的衣物,并让一位仆人全程抱着它。
这座人类都市之中,穷人不算是人。
六·“好小姐”们
伊瓦莱登风雪不断,繁重的苦役和思想上的剥削让平民百姓没有积蓄和思考的余地,穷人们无法在市侩之风达到极致的城市之中建立新的民主政权,对太阳神的狂热崇拜代替了对真理与平等的追求。
并不是没有人真正幡然醒悟过,只是当有人觉醒时,他也无法掀起任何波澜——在乎他的人会劝他死心,不在乎他的人根本不会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试问谁不会喊痛喊累,只是全都无济于事,祖祖辈辈都是如此,不寄希望于能在自己这里改变了而已。
麻木不仁和自私市侩,这就是伊瓦莱登市民们的写照。
富人们的地位固若金汤,甚至穷人们都以能为富人工作为荣——第二梯度的住宅就是为豪绅工作之人的家。
在这种情况之下,富人们任何需求都会被尽力满足——包括那些有违常理甚至令人发指的。
富人说,我要餐餐有肉,于是优先供肉给富人而非半死不活的工人;富人说,我要喝奶,于是牛棚里的奶牛生产的鲜奶没有一滴会落进营养不良的新生儿的嘴里;富人说,我要穿适合在闷热房间里的衣服,于是种植区里割让出相当一部分好土地用于种植不能供市民保暖与食用的棉麻;富人说,我要“养”儿童宠物,于是“好小姐”就出现了……
想必你已经知道“好小姐”是什么类型的工具了吧,是的,这种有违道德的概念从未根绝过,只要富人们有这个想法,功利的穷人甚至自愿献上他们的孩子。
因为自家孩子当了“好小姐”,整个家庭都会得到经济补助,住进第二梯度守望街(不需要搬家,工人家里怎么会有家具?),对曾经的工友们不屑一顾,与新的邻居们大谈特谈以后的光荣——
孩子只是得利的工具而已,他们将要遭受的经历,好像只需要家长们用“人会冻死饿死病死”一做对比,就可以变成无害甚至颇为风光的事情。
或许是出于血缘以及人性的最后一丝羞愧,他们决口不提孩子面临的风险与结局,所以,对于与上层社会无缘的人们,他们所听到看到的,能被富人们收为义子成为“好小姐”,是莫大的荣幸。
《来自冰窟》中想要推举托帕成为“好小姐”的雷布瑞特,便是这种信息差带来的偏见的受害者(如果伊瓦莱登不覆灭于天灾,来自冰窟就该成为一出实打实的悲剧了)。
而《幸存者们》中的伊利亚,更是薄情家庭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怜牺牲品。
对了,“好小姐”并不只限于女性,小男孩甚至更受欢迎。
七·私生子和身份跃迁
光是祭出自己子女的人生与自由,并不能换来长久的利益与阶级的改变,说到底,宠物怎么能跟人相提并论,所以穷人们真正的馊主意,是制造“拥有老爷们高贵血脉”的私生子。
大家基本已经知道伊瓦莱登的市民人生观扭曲成什么样了,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女儿或是老婆甚至是老妈因为各种机会和富人们搞上……大概可以跟遇到皇帝微服私访并发生一夜情说成是一件事(摊手)。
当然,要说得逞机会最大的,还是需要得到一份能与有钱老爷们长期接触的服侍类型的工作,光是这一点,很多人都做不到。所以生出一个老爷们的私生子,可以看作是自身曾抵达过常人无法企及之高度的实物纪念碑(未被认领的私生子有几率会遭到异母同父的其他私生子及其原家庭的暗杀,因为当一个富豪离世,除了隆重的葬礼之外,就是分出资产的百分之三给他的私生子们,真正能成为新富豪的名额只有三个)。
《幸存者们》里的淳安,就是某位富豪的私生子之一,其母不准他随便说出他的身份与他生父的姓名,也是为了保护他。
但这种飘渺不定的身份与魔幻的未来也异化了他的人生,在他的工友眼里,他就是个屁股歪到没边的小屁孩而已……
而就算雷布瑞特没能发现冰窟,天灾不曾降临,他的人生,也不一定能因跻身富人私生子遗产候选者行列而脱离孤独与排挤。
八·巧克力——只存在于传言之中的美好
如果说棉麻养活了仅存的几座纺织厂,那种植娇弱的可可树一定会逼死其他产业链,所以伊瓦莱登没有获取可可豆的途径,所以没有制作真正巧克力的能力。
因此,贮存下来的巧克力变得珍贵无比(相对平民而言,因为其实富人们饮食享乐的替代品以及花样繁多,没必要为一个已灭绝的树种的衍生物上心),大部分还是做为礼品相赠,淳安能拿到那支收藏在礼盒里的巧克力,属实是剧情刻意安排(划掉)。
后记:
原本只打算写五条的,结果还写了不少,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提出,能答得上来的话我一定为您作答。
(这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