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意见稿

2023-06-14 20:36 作者:颖-51129  | 我要投稿

这两年眼见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我作为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既感到悲伤愤怒又恐惧压抑,为了响应三部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号召,现今在这里提出一点个人浅薄意见,希冀有关部分能逐步有效治理,给大家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1.针对普通网民,在很多事件中,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打出的字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普法教育让网民清楚自己的言论可能造成的后果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一些经典的案例可以通过影视剧、音乐、公益广告、社区广播等形式传播以深入人心。 若在普法教育的基础上还有人知法犯法,那就要严厉打击,未成年和成年人可稍做区分,可以以通报批评、罚款、甚至刑事惩罚的手段遏制。 有关部门若是能有数据支持认为实名制不会给需要匿名寻求帮助的弱势群体带来困扰,可以通过实名制的方式约束普通网名的言行。 对于那些已经定性为实施过网络暴力的网民,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让他们的id显化与他人区分开来(可以通过言行恶劣的程度用不同颜色的标码显示),这样大家都会警惕,他们在发言前也会多一层衡量。(若他们后续没有出现恶劣言行,标码可在一定时间后消除) 2.网络暴力事件中,除了普通网民,还有很多以此为生的水军、黑子,有关部门是否可以通过追踪利益链条的形式不断排除窝点、全链条打击。 各平台上的营销号、mcn等是否可以全部登记在册并标注出来,若出现恶劣事件,就要依法对参与其中的主体做出惩治。 3.现今看到的规范都是强调平台不能不作为,出现严重后果当然要找平台问责,他们很容易为了流量或背后的利益牵扯造出来一个养蛊场。 但若出现乱象就向平台问责,是否会导致平台为了规避风险强制捂嘴以致正向合规的声音发不出来?平台是否会以权谋私、滥用权利去打压一些声音? 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监管平台及媒体人的部门?让普通网民可以拥有一个渠道去反馈情况,当然,每个人都需要有理有据,需要为自己的每一次投诉与反馈负责任。 4.事件源头的发起者,可能是苦主寻求舆论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舆论可操控也很容易失控,且人天性对负面信息更敏感,一百条支持评论中夹杂的三五条诋毁谩骂,可能就会让敏感中的苦主焦虑崩溃。 所以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普法教育让需要寻求舆论帮助的人清楚舆论助力背后的风险性。官方可以提供有效且快速的维权渠道供苦主选择而不是让苦主偏向舆论助力。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溯源,让那些经受过网络暴力的人可以真正维权,让这些事件中的侵害方受到处罚,并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传播,让那些还在经历网暴或将会面临同样困境的人得到信心去依法告人来维权。 5.当然事件的曝光也可能不是来自苦主寻求帮助,也可能是第三方路人投在网络上,或是媒体人为了流量的实时播报。 是否可以规范曝光于网络的事件都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同时要求媒体人要据实报道,而不能为了噱头和炒作去夸大或篡改,若失真报道导致了严重后果,就要对媒体人和所属单位做出严厉惩治。 6.(我觉得要解决网络暴力,根源性的问题还是解决大众的心理问题,若很多事件的失真报道或歹人的蓄意构陷是导火索,那么戾气重的群体心理就是发酵的土壤,若群体中理性智慧的的声音占主导,很多事情就很难恶化至失控。 但怎么让大众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上升,这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议题,牵连的元素太多,是一个长久且艰巨的任务。 但我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好忙啊,抽空整理出来了,关于细节,姐妹们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希望我们的声音可以汇聚起来,可以真正被听见!

意见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