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焦虑自救指南|陷入焦虑困境该如何自救?高海军医生来支招!

2022-05-16 14:32 作者:深圳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 我要投稿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这几年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承受的压力远超以前更多,这也导致现在患上焦虑症、或者有焦虑情绪的人也越来越多。

根据某中心调查显示,近年来负面情绪水平较高的被访占比,稳居第一的是焦虑感。这恰恰体现出了整个社会群体的负面焦虑情绪是逐渐增多的。

焦虑、焦虑症到底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感到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对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

“焦虑症”则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往往包括三组症状:

躯体症状

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情绪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的内心体验中。

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神经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搓手顿足、走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

焦虑症如影随形

焦虑不是年轻人的原罪,但却在工作生活中和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

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让我们紧绷的神经更加放不开。

于是,就渐渐演变成了“焦虑症”。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大脑底部有一个杏仁状的脑结构—杏仁体。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杏仁体就开始工作:

首先,接收信息,转化为大脑能理解的语言,告知主人进入警戒状态。如果无法确定安全性,信息会选择另外一条路,使人陷入不安。

通过进一步分析,依旧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杏仁体便会发出警讯,激活下视丘、脑干与自主神经系统。

可以说,大脑出于保护机制,放大了一切不确定的危险。

焦虑症患者的自救方法:

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适量的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

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情绪。

情感宣泄

这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自己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TIPS:

与过去相比,当你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有以下“不合理”的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

胡思乱想,总往坏处想、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并且干扰到了生活和工作;

恐惧、紧张或焦虑的情绪让你心烦意乱、难以控制;

认为自己的焦虑可能与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关;

有过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出现以上情况,要及时寻求治疗,因为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对抗焦虑症的最好方式。

焦虑自救指南|陷入焦虑困境该如何自救?高海军医生来支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