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不落幕的前奏诗——仅仅本作遥线故事的观感

2023-07-19 04:37 作者:3发发的  | 我要投稿

这不光是我的感想,更是对故事写作技法的探讨,也是我深夜里写点心窝里的话。

果然,又有一种相似感,既视感。有一堆话要说,总之,这个专栏,极为个人化,极为内在,因为我坦诚地真诚地把话拿出来了,我是在认真地把我想说的话写出来。不仅仅是交作业那样的应付一下的观后感,而是对整个故事创作的思考。我很喜欢这样,即使我并不是一位什么有名的作家,即使我没有什么作品。

好,废话话不多说。这个永不落幕的前奏诗,我没记错的话是御影写的剧本,然后天津罪也是他写的,罪之光约会也是他写的。只能说,这个前奏诗和罪之光约会某些程度上有点像,但也就是某些程度上了。

我要说明一点,这个前奏诗,我目前只过了一遍遥线。

先说一下我的想法吧。为什么他们就不肯好好地写呢?和冥契的牧神节相似,前奏诗虽然不是大量的回忆和心理,但对人物的自白也有一定分量,前奏诗和牧神节相似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在塑造一个人物,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当然这样的人物很成功,但是他们都因此而舍弃了一点东西——戏剧冲突和行动。

当然,前奏诗要明显好一点,他至少没那么多回忆,所以观感上要好很多,但是很多地方感觉御影就是没好好写,感觉有点勉强地在写,为什么呢?如果在座有写过严肃文学的,或者仅仅是流行小说硬核一点的、文学性强一点的,那么大家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一个严肃文学,你写的必须符合对应的时代、逻辑,不能说你写现实生活的时候冒出火星人,或者冒出什么超能力,除非你就是要写超能力或者架空世界,否则在现实生活这个背景下,故事里一般不会写超能力的。前奏诗突出一个特点——勉强去写好逻辑。

就遥线来说,最后和牧神节一样,都是最后才塑造好人物的,人物这点确实塑造地不错,但是我想,本作里,成为作家、因为某些个人原因导致遥和男主相互吸引,这点太牵强了。对比牧神节,牧神节一点也不牵强,因为一切都在回忆里写的明明白白,而前奏诗没那么多回忆,所以回忆的出现,仅仅是告诉读者——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好,这牵扯了一个写作技法——展示。

什么是展示呢?我告诉你,我现在很愤怒。好,你知道我很愤怒,但也就仅此而已。但如果我把我的愤怒展示出来——我一下子把桌子掀翻,然后用头不断地撞墙,撞出咚咚的声音,以至于让人听了就能感到疼痛。你这下明白了我的愤怒是什么样的,同时也明白了我还有精神上的痛苦。

这就是展示的意义。我不说我很愤怒,我只是说我做了什么,用我的行动来展示出我的心理和感情。

我批评过牧神节,因为他太多回忆和心理描写,所以展示的环节就少了很多,你问我那人物自白算不算?算!正因为太多人物的内心自白了,所以牧神节的展示反而不缺。但要分清,什么样的人物自白算展示。

比如:我是一个笨蛋。这不算展示,我告诉你我是个笨蛋,但我没有展示出来。读者没有切身体会到我多么笨。

那我通过自白,我说我以前做了什么事,我感觉怎么样,我如何讨厌什么,我看了什么会有什么反应。这算展示,因为我在展示我自己,而不是用陈述句陈述我自己。

所以,有的人写作,人物写不好,很可能是展示的环节出问题了。没怎么展示,或者只是陈述而已。

牧神节不缺展示,即使是回忆和自白,因为太多回忆和人物自白了,所以多多少少也有展示的地方,所以人物塑造得不错。

前奏诗回忆少,但是作者还是要通过回忆来写,比如男主和永远,如果没有回忆,这个故事没法写了。但是作者回忆地又少——没错,回忆确实应该少点写,不能写多,要不然读者会睡过去,因为看回忆看太多就会太无聊了。因为回忆少,而前奏诗本作中,偏偏人物的构建里,回忆重要性又很高,重要性高的东西写的又少,因为写的少,所以回忆里的展示也少,所以一个死循环出现了,作者通过回忆构建人物,而回忆又少,展示又少,所以人物的构建不出色。你问我为什么不出色,因为你玩完了遥线后你会说:还可以啊。注意,我说的不出色,是从技法上来讲的,因为作者的回忆里太多是陈述句,没有什么展示,所以回忆里构建不出来出彩的形象。但你玩完了遥线后,你就会明白,作者百分之80是在行动里构建人物,但最后构建真正的遥的时候,我就问你,作者是不是用回忆构建了?回忆是不是在最后构建真正的遥的重要性很高的东西?重要性很高,作者却直接用陈述句,就是在男主写第三个小说的时候,拜托朋友调查遥,这时候作者直接陈述句写了遥小时候是怎样的人,没有这个回忆,构建不出真正的遥。但因为这时候又用陈述句来构建而非展示技法来构建,所以这也是一个败笔。

但实际上来看,也不是那么败笔,因为观感还不错,而且一般人不会想到这些技法上的(因为一般人也不研究流行文学技法)。比如十二平均律无调性音乐,普通人都听不下去,但是流行歌却听下去了。但某些专业的人,可能无调性音乐听得下去,反而流行歌却听不下去。

还有一些地方,很多男主突然的明白,作者把这种明白用心里的陈述写出来了,这因为缺乏明白过程的展示,所以逻辑上感觉是有一点点勉强。比如我写:男主突然明白了什么什么,但我又不告诉你为什么明白,反正就是明白了。而且明白的东西还是“他之所以这样子,原来是因为这样子”,这我们通常都会想一想,我明白的东西有没有依据,如果没有,那么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自以为是啊?总之我们都要确认一下的,假如你自顾自明白了一个东西,而且没什么依据,那你是不是要仔细琢磨一下啊。这好像是大众的一个规律,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子的,所以作者很多地方写的好像和正常的逻辑不太一样。就是我明白了东西,然后又不告诉读者为什么明白,然后也不琢磨一下到底是不是对的,不管你明不明白,反正我就这么写。这点就是逻辑上有点勉强,感觉御影在写剧本的时候,写得也有点勉强,可能是时间不够,也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可能是心思没在这上面,也可能是没有回过头去做修改或者只修改了一些重要的地方。

而牧神节为什么没有这个问题呢?一方面展示很到位,一方面也不像前奏诗那样去写。

两者共同的地方是,都要去回忆一下,不写回忆就塑造不了人物,都是人物回忆里遭遇了事故,而变得很矛盾,都是人物去成长去走出恐惧或者阴影。而且最重要的是,都有一个超能力,牧神节里是男主妹妹创建一个虚构,前奏诗里是男主能读取他人内心。

不过还好,前奏诗里冲突和行动的构建的戏剧性要比牧神节要强,所以观感比牧神节要好一点,在这里点名天津罪,和前奏诗一样都是御影写的,为什么风格两样了呢?

天津罪就像模仿车轮之国一样,但他的人物塑造远远达不到车轮之国,车轮之国是我见过的故事写的最好的一个,既没有让人看了就睡着的大量回忆,也成功塑造了人物的矛盾之处,剧情写的也是很精彩,逻辑也很正常,完全可以依这个剧本来学习怎样写好故事和人物。

好了,不说题外话了,玩过罪之光约会后,我对比了一下,我心中的排名应该是这样子的:车轮之国>冥契的牧神节>罪之光约会>永不落幕的前奏诗>天津罪。注意,我是按照故事创作技法来排名的,而非观感和体验感。论观感的话,我觉得前奏诗要比牧神节要强,至少前面的观感要强。其实罪之光约会里人物塑造不如前奏诗的,但是它至少冲突行动展示好好写了,所以排名要高一点,天津罪虽然冲突和行动好好写了,但是人物写得差点火候,写得过于纯粹了,反而少了人物的矛盾性,天津罪写的过于理想化,而且这方式很让人联想到车轮之国,但它又没有车轮之国的那种人物塑造,所以其实挺普通的。我甚至还怀疑,是不是中二社的要求高,御影写了又修改,最后时间不够,勉强出了前奏诗,而紫社要求低,御影直接一遍过.......因为人物塑造完全不能比,天津罪的人物塑造不太行,完全比不上前奏诗的,真不知道为什么能有第四的剧本奖,可能是按照流行程度给的奖吧,如果是按照大众的接受程度,那不意外了。因为很多人读百年孤独都读不下去的。

说点什么呢?感觉没得说了,因为前奏诗我也就过了遥线,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但综合下来,前奏诗写的还不错,我说的不足之处,可能没写过严肃小说的人体会不到。这次还行,因为我一直把重心放在流行钢琴上,我一直在模仿学习,学习旋律、织体。现在有一点点收获。而且我还发现了以前我写的曲子,听上去还不算是噪音,以前的时候我觉得写的不太行就删了,结果电脑里还存着音频。

星之终途,这个我记得是龙骑士的剧本吧?写得就比较小了点,主题是比较小的主题,虽然写的是人类活下去的有关内容,但是主题给到最后是女儿拿起枪,然后父亲到最后承认了仿生人女儿菲利亚,然后为了她就最后死去了。也算塑造了人物,但不是那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写的有板有眼,也不错的,但我觉得远远比不过牧神节和车轮之国就是了。

loopers,是这个名字吧?这个作品是望月画的人物,画风很独特,故事也确实挺感人的,我就不排名了,因为loopers的剧本是真正在描述一个故事,可能人物塑造里比不上牧神节,但是作者很认真地写了一个故事,果然还是龙骑士吗?星之终途也是能看出来应该是同一个作者或者至少也是风格差不多的作者写的。

我靠,凌晨4点了,一夜未睡了,写到这里了,以后要补充什么,我就在新一个专栏里写好了。到这里为止,明天还要工作。

今天写到这里。生活的事情还是比较繁忙的,祝愿读到我的文章的人以及其他所有人都能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



永不落幕的前奏诗——仅仅本作遥线故事的观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