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行时空的S市铁道(一些很新的想法

2022-12-21 12:32 作者:西风漫卷红旗  | 我要投稿


想定

T+55年,S市中心城区房屋改造,居民向杨浦区东北部新建大型住宅基地动迁。形成房型类似赫鲁晓夫楼,周边港口码头、工业生产企业工人和公司职员及小市民群体共居的各个新村。为解决交通和通勤问题,S市和S铁路局一方出钱,一方出力,组建市郊铁路客运公司。

为避免影响S市站长途客流疏解,公司以淞沪线江湾车站为总部,建设运用检修基地。其中,对车站现有三个站台七条站线五个站台面不做改动,加以修整美化,增建相关运营站房设施,新建跨线天桥一座。将江湾机场专用线升级为杨浦支线,沟通杨浦区东北部居民区和江湾机场增建的民用部分。将原淞沪线江湾至蕴藻浜区间及蕴藻浜至丁家桥机场新建线路改为宝山支线,沟通宝山区钢铁企业及沿江港口码头,蕴藻浜站另有专用线出岔至炮台湾。

规定江湾车站天通庵方向1号(小)站台和尽头式站线(6道)为小交路列车乘降折返使用;旁侧尽头式站线(7道)结合原有仓库和装卸车设备改为邮政车装卸点,缓解S市站货物运输压力;车站2道为正线;车站1号、2号站台及1、3道为宝山支线乘降使用;车站3号、4号站台及4、5道为杨浦支线乘降使用。将车站对侧大型危品货场迁至桃浦化工区,利用原有地基新建郊客列车运用检修场所,计有各类线路19条,相关建筑若干。运检基地利用车站原有牵出线与车站联络。车站其他货运专用线保留,但作业时间调整,待城市发展后另行拆除。

平面示意图(架空)

江湾车站使用最新型加装调车模块的6026电气集中联锁,其余各站及乘降所使用基本型6026设备;区间近期使用58型单线半自动闭塞,远期考虑改为计轴半自动闭塞或自动闭塞;信号机统一使用矮柱信号机,装用最新的58型探照式色灯信号机;宝山路站自S市站独立,按区间站要求执行;取消S市站淞沪场及联络道岔,乘降设施及相应站线由S市站自用,中部机车走行线改为淞沪线正线,尽头与沪宁线接轨;与国铁共线运营的车站依国铁规定执行。

郊客列车运行线路近期为宝山、杨浦两支线,淞沪线残留区间,沪宁线,沪杭线,金山线(建设中)。

郊客列车运营方式近期为对外南线、北线独立运营。北线为原淞沪线残留区间及宝山、杨浦两支线,开行宝山路至上钢五厂站(丁家桥机场站不对外开放)、宝山路至江湾机场站两个大交路。南线为沪杭线、金山线,开行S市西站至金卫东站一个大交路。沪宁线S市东站至S市站区间因线路运能紧张及施工改造暂缓开通。另有不定期开行丁家桥机场站至徐家汇站直达特别列车。南线利用原S市西站货场改造存车线4条,供郊客列车工作日夜间停放,仅在必要时返回江湾基地。

客运车辆参照日式汽油动车设计,为动力集中式可变编组动车组,根据客流灵活调整编组。

T+65年,新桥编组站和沪杭外绕工程建成,新龙华站改为S市第二客站(后改称S市南站)到发场改为四台九线六个站台面的客场,调车场改为S市第二客车整备所。S市东站改造,原货运功能分迁至真如站和北郊站,原址新建S市北站,有九个站台十八条线路十六个站台面。S市站改为S市第一客车整备所。同时,龙华机场及新日支线根据市区改造及居民动迁情况被拆除,在原址新建城市副中心和大量居民区。五七零三厂北迁江湾机场。市郊列车根据形式变化开始南北线合并运行,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行大小交路列车,并在杨浦支线新建终点站五七零三厂站,在原新龙华站货场新建运用检修基地一座。市郊列车全线由南至北,从金山至宝山杨浦,拥有两个基地,串联起整个S市核心地带。同时,市郊客车线路虽已改装成单线自动闭塞并增加拖车数量,但运能仍显不足,对地面交通亦有妨碍,相较其他公共交通方式日现颓势。

T+70年,市区道路改造,丁家桥机场及配套市郊列车车站移交地方,江湾机场拆除、客运业务北移丁家桥机场,五七零三厂同步北迁。S市根据国际形势修建地下铁道。从S市第二客站至五七零三厂站间地面铁路被拆除,同时征集沿线土地,使用明挖法修建双线地下铁道,在S市第二客站旁与市郊列车共用停车场,在江湾车站与市郊客车换乘,在S市第二客站、S市北站与国铁换乘。市郊客车再次缩线,分线为南北线运行。北线为江湾站至丁家桥机场站,南线为S市第二客站至金卫东站。北线继续以江湾车站为基地。

T+80年,随城市建设,丁家桥机场扩建为国际机场,市郊客车北线除江湾至何家湾区间移交国铁外,其余均移交地下铁道二期北延伸工程。自地下铁道原五七零三厂站沿军工路使用明挖法续建地下铁道,过逸仙路后出地,将宝山支线改为双线电气化线路至丁家桥机场。原江湾车站及运检基地经S市机车车辆厂(原吴淞机车厂,曾计划迁至戚墅堰,后取消)和S式机械保温车辆段申请改为机车及车辆大修基地,两站区间线路改为试验线。


平行时空的S市铁道(一些很新的想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