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沙子自得诗奥旨十三则

2022-08-06 18:59 作者:南風GT  | 我要投稿

   历史中,总留有痕迹。为学伴编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

教术道路,在二程遗书中,虽多有片段,整编之后,余韵

低回,不能尽兴。故又循有典籍(乐德教胄子赋)等等

七篇,是有序的专题专论,作者皆唐代国士。又先前,求教

白沙子遗文时,亦有所知,夫子陈白沙,有遗文论及,张九

龄与韩休,两位唐代宰相。故大唐风华,多有探讨。想是由

此而来,先生作诗行歌,一唱三叹,自然而然。又转能针贬

明白,明代当时,不能诗歌的陋习,介然澄清,还正本来,

添济文功一道,实属伟岸!敝人学浅,孤芳自赏,节选白沙

子遗文中,诗教敦厚之言,名"白沙子自得诗奥旨十三则 ",

自以为玩索滋味,求教不敏之处。儒鼎南风。

(一)薛收曰,吾尝闻夫子之论诗矣。上明三纲,下达五常,

于是征存亡,辨得失。小人歌之以贡其俗,君子赋之以见其

志,圣人采之以观其变。

(二)批答张廷实诗笺。大抵诗贵平易,洞达自然,含蓄不

露。不以用意装缀,藏形伏影,如世间,一种商度隐语,使

人,不可模索,为工。

(三)欲学古人诗,先理会古人性情,是如何有此性情,方有

此声口,只看程明道、邵康节诗,真天生温厚、和乐,一种

好性情也。

(三之一)槩观所论,多只从意上求语句,声调体格尚欠工夫

在,若论诗家一齐要到,庄定山,所以不可及者,用句、用

字、用律、极费工夫,初须访古,久而后成家也,今且选取

唐宋名家诗,数十来首,讽诵上下,效其体格音律,句句字

字,一毫不自满,莫容易放过,若于此悟入,方有蹊径可

寻。

(四)澹斋先生挽诗序。昔人,求哀辞于林希,希谢之,书有

曰,君子无苟于人,患其非情也,夫感而哀之,所谓情也,

情之发而为辞,辞之所不能已者,凡以哀为之也,苟无其哀

矣,则又恶以辞为之哉,此之谓不苟于人也。诗之发,率情

为之,是亦不可苟也,已不可,伪也已。

(五)夕惕斋诗集后序。受朴于天,弗凿以人,禀和于生,弗

淫以习,故七情之发,发而为诗,虽匹夫匹妇,胸中自有,

全经此风雅之渊源也,而诗家者,流矜奇眩,能迷失本真,

乃至旬锻月炼,以求知于世,尚可谓之诗乎?晋魏以降,古

诗变为近体,作者莫盛于唐,然已恨其拘声律,工对偶,穷

年卒岁,为江山草木,云烟鱼鸟,粉饰文豹,盖亦无补于世

焉,若李杜者,雄峙其间,号称大家,然语其至则未也,儒

先君子类以小技,目之然非诗之病也,彼用之而小,此用之

而大,存乎人,天道不言,四时行,百物生焉,往而非诗之

妙用,会而通之一真自如,故能枢机造化,开阖万象,不离

乎人伦日用,而见鸢飞鱼跃之机,若是者,可以辅相皇极,

可以左右六经,而教无穷,小技云乎哉,今之名能诗者,如

吹竹弹丝,敲金击石,调其宫商,髙者为霓裳羽衣、白雪阳

春,称寡和,虽非韶頀之正,亦足动人之聴闻,是亦诗也,

吾敢置不足于人哉,少叅任君,莅吾省,间过白沙,携其先

公诗集,求一言于巻末,予故以诗道略陈之,若夫先公,吟

咏之情具在,集中览者当自得云。

(六)⧫望云图诗序。意所向往处,非乘云御风,身不可得而

至,穷之乎山川,委之乎官守,旷之乎岁月,当食,食忘,当

寝,寝废,一有感乎外,而动乎中,终日视而目不瞬,以言

乎化,外不化,而内化以言乎,情则哀而不伤,至矣乎,非

子之于亲,则臣之于君,过而不过,其狄梁公,欤梁公,仕

唐在武后朝,以一身系唐宗社之重,扶阳抑阴,光复唐祚,

事载简册,昭若日星,夫梁公可谓有大功于唐矣,贤者识其

心,自望云,一念中来,故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今王

公少孤事母,夫人以孝闻称于藩臬,诸公者无异辞,公,山

西人也,奉命来南海几年,念太夫人,春秋髙,不得左右朝

夕,侍以为忧,与人言,辄流涕呜咽,而不自胜,先公之逝,

公方委齿已,能恸绝复苏,葢公之孝,自天性,非由勉慕乎

外,于是诸公,命工绘望云思亲图,以表之,复相与赋诗,

道其事,俾古冈病夫陈某俾序之,顷者,公来广,海之舟,

朅来新会,吏民亲公,如亲贤大夫,忘乎公之为贵也,时情

俗态,好佞谀,而乐承奉皆是也,公一濯之清风,而民称其

不扰,夫以今日之所闻,征诸古,若梁公之事,然后识其中

之所存,苟无是心,有文章足,以收誉于众口,有功业,足

以耀荣于一时,有名节,足以警动乎流俗,皆伪而已,岂能

久而不变哉?夫孝,百行之源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尧

舜大圣也,孟子,称之曰,孝弟而已矣,故君子莫大乎爱亲

,尝取李令伯,陈情表读之,有不感咽流涕,废书以叹者乎

,乌宓令伯之表,太行之云也,斯图也若之何,使王公见之

,慰其忧,增其忧,殆非所以处王公也,虽然君与亲一也,

在亲为亲,在君为君,世宁有,笃于亲,而遗其君者乎?图

而赋之以表公之孝,以劝公之忠,而又以公之能,愧人之不

能,振颓风,扶世教,固有位者之事诸公,岂无意乎?览者

当自得。

(七)古圣贤,以民徳归厚,必曰追逺,又曰宗庙之礼,所以

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

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庙始迁之,祖而祭之,

古之制,不可考已,君子随时变易,以不犯其分,而得其心

,盖人情,出于天理,之不容己者,夫何嫌,欤古之仕者,世

继死者,有庙,生者,有宗,恩相庆,而死相吊,百世不相忘

,世降俗俞,盖有不然者矣,邸第之雄,田园之美,肥甘艳

丽,饱妻子,祖考所栖,与虫鼠为伍,残膏剩馥,何有及之,

其鄙陋污秽,可胜道哉,中古之王天下者,尝为卿大夫,作

家庙以愧之,卿大夫,犹然,况士庶乎,先世之流风,余韵

至此,几绝,以吾之,一身散,而为百体,拔其一毛,而心为

之痛,是孰使之然哉,且人之赋于天命者,有贤不肖,贫贱

富贵之差,吾之所以仁爱者,未能,皆然,贫贱不薄于骨肉

,富贵不加于父兄,宗族者,谁乎,故曰,收合人心,必原于

庙,宋之惠州守,刘仲明,自南雄迁增城,有刘氏,自仲明

始也,传至今,太学生瓛,十有二世,其先世,尝庙而祀之,

不迁,又置田,以供祀事,以图无穷,颓而复起者,再矣,父

有积薪,子不析而爨之,世岂少哉,瓛,自言系,本元城世,

有衣冠,曰,縁者,瓛之父也,曰汉,曰孔祥者,瓛之诸父行

也,一念追逺之同天,顺甲申始,拓庙旁之地,而新之庙成

,而诸父亡矣,成化,庚子,瓛之兄,瓒,又率其族兄弟,而

增修之,前堂,后院,栋宇,层起,焕如也,四垣竹树,周遭

过其门者,咸以是称焉,于前有光,于后有继,于士大夫,

其无愧哉,今年秋,瓛,因林时嘉再至,白沙子示之诗云,

一雨变新凉,炎埃洗除尽,庐山昨夜灯,已照刘宗信,故为

之记,以诏其后人。

(八)⧫近作,皆已经目,诗不用,则已,如用之,当下工夫,

理会,观古人用意,深处学他语脉往来呼应,浅深、浮沉、

轻重、疾徐,当以神会得之,未可以言尽也,到得悟入时,

随意一拈,即在其妙无涯,每见所作,只是潦草,如忙中应

事,无味可味,大略如此,难一二指点,病痛处,欲告,又恐

见难,而止,反为所沮,故不欲,辄言耳,子长亦未有捉摸,

撞来撞去,不知如何用心也,如李世卿,平日自负,至论诗

,则以为什难,不敢出一语,亦近方得觉也,秉常,南京寄

来诸稿,读之不能竟,又不知所养者,近来何如也,别纸录

去,拙作闲呼,子长共读之,懐世卿,末一聨以问,容一之,

亦不能了,知音者,真难得也,正月,人日,石翁,书复廷实

,侍者前柬,相达,见汉清,嘱勿漏,恐仓卒生谤也,草率,

石翁云。

(九)白沙,陈某启,千里一缄,由辞以得意,足下,垂爱之至

,非尺牍能尽章,何徳以报之,承示,近作,足见,盛年,英

迈之情,大抵论诗,当论性情,论性情,先论风韵,无风韵,

则无诗矣,今之言诗者,异于是,篇章成,即谓之诗,风韵

不知,什可笑也,情性好,风韵自好,性情不真,亦难强说,

幸相与勉之,知广大髙明,不离乎日用,求之在我,毋泥见

闻,优游厌饫,久之然后,可及也,人自海南来者,称足下,

事功之伟,阮从事,至益,闻所未闻,足慰翘企,虽然,局于

见闻者,未必知也,如修古等,作诚美矣,人徒知,慕修古

之名,抑孰知,修古之实,之著,于今日者,何如也,观往可

以知来,一真一切,真得其门而入者,无逺弗届也,慕竹,

记文章,心许之病,未能耳,足下,欲显其亲于无穷,岂专

待是耶,白洋真境,想象不来,别纸塞命,良慕高尚,耳不

多及。

(十)何氏,世居番禺之沙湾,当宣徳,正统间,有号,渔读居

士者,名贞,字绍元,取适于渔,常读书,遇良夜,皓魄当空

,水天上下一色,居士手持竿线,呼童冠三五,髙歌,走舴

艋遨嬉于江,归则焚香,占毕,坐牖下,吟哦过夜分不寐,

以为常,尤喜饮酒,子弟取,杜诗之可歌者,为越声歌,以

侑觞,居士颓然真率,从之饮者,孔伯平、胡孟时、呉侃、

王子儒,皆乡之名士,非四人之俦者,弗与饮焉,景泰己巳

之秋,盗起南海,东西亘数百里,没于贼,居士见几而作不

俟,终日,王师至,讨叛,玉石俱焚,始为请于官,持檄至钟

村镇,招之,全活,甚众,沙湾人,至今徳之,居士,行必顾

义,言必顾道,将属纩,犹顾诸子,申以平日之诲言曰,吾,

世宦之后,族大以蕃,勿倨以髙,宁俭而卑,忠信基之,礼

义行之,亲贤取善,佞者逺之,培之植之,勿替书诗,先其

义后其利,薄已而厚彼,广积而约费,惟家庙之奉,坟域之

治,宾师之养,窭弱之施,则致隆而不可复惜,俾子孙承守

世世,而勿以淫侈壊之则,何氏之福,与家法并传,无涯矣

,语已而卒,居士,生洪武戊寅,卒之时,天顺己卯六月十

六日也,六世祖讳起龙,仕宋官至太常大卿,考讳志明,妣

赵氏,初娶三山崔氏,清献公七世孙也,生子男六人,浩瀚

淳淑瀞沂,女二人,继室,简氏杨氏无子,崔氏先居士,二

十年卒塟里之,罗山六子,奉居士柩,以卒之年十二月十二

日合塟其地,俪两继室焉,成化岁,丙申,瀞,始至白沙,从

予游,又七年壬寅夏五月,乃以其状,来乞铭,铭曰,世之

昧,昧奔名与利,有卓其英以不混世,或贵而贱,或贱而贵

,挥觞以为适,投竿以为戏,故不知老之将至。

(十一)乌、宓,二氏之生,其相去且千载,韩,故相国,休,

之孙女,庄雷郡庶人妻,贵贱虽殊,其死于义,一也,心事,

如青天白日,皎乎,其不可,尚辞气,如大冬严雪,凛乎,其

不可犯是,岂资学问之功哉,是岂尝闻,君子之道于人哉,

亦发于其性之自然耳,今之诵言者,咸曰,饿死事极小,失

节事极大,故临利害,比二氏,乃能之学者,故不能于此,

然则,从事于诗书,反无所益,彼之弗学,乃能不壊其性,

何邪?是必有所以然者,学止于夸多斗靡,而不知其性,为

何物,变化气质,为何事,人欲日肆,天理日消,其不陷于

禽兽者,几希矣,余读二氏之辞,有感,故录而藏之。

(十一之一)君瘦国肥之则。韩休生性耿直,常谏言时政得

失。唐玄宗每次稍有过失,便问左右侍从:“宰相,韩休,知

道吗?”话音刚落,韩休规劝的谏疏就已送到。后来,唐玄

宗闷闷不乐。侍从道:“自从韩休拜相,陛下没有一天欢乐

,为什么不将他贬谪呢?”玄宗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却

富裕了。萧嵩每次奏事,都会顺着我的意思。我退朝之后,

常睡不安稳。韩休多次谏言,我退朝之后,反而睡得安

稳。我用韩休为相,是为国家社稷考虑。”

(十二)次王半山韵诗跋。一日忽兴动,和得半山诗,一十八

首,稿寄时矩收阅,作诗当雅健第一,忌俗与弱,予尝爱看

子美、后山等诗,盖喜其雅健也,若论道理,随人深浅,但

须笔下,发得精神,可一唱三叹,闻者便自鼓舞,方是到也

,须将道理,就自已性情上发出,不可作议论说去,离了诗

之本体,便是宋头巾也,大概如此,中间句格,声律,更一

一洗涤平日习气,涣然一新,所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作诗亦正用得着也,批判去改定,乞再录来见示为幸,稿中

有工拙,请下一转语,以观识趣髙下,可乎?

(十三)白沙诗选别集

以下四首,皆自”白沙子全集”中选出。因个人不能粤语,是

求学白沙之道,故想作聆听,以嗅生气,咨请会粤语的学伴

学长,赐教两三。请以粤语读诵,以下四首诗文,留下语音

即可,感谢感谢。

(之一)⧫无诗无影不留真,描画先生到几分,頼有当年亲点

笔,一声孤鹤在秋云。

(之二)⧫击壤之前未有诗,击壤之后诗堪疑,风花雪月人人

是,又堕风花雪月围。

(之三)⧫拍拍满胸都是春,一声未唱已通神,新诗若道尧夫

是,只问尧夫是底人。

(之四)⧫谷静山深树几丛,溪边白石可青筇,诗中此景多相

似,只恐诗家是画工。

(之五)山林交分晩相投,诗在寒江紫菊舟,君去落英还对我

,独吟春雨看江流。

(之六)山肯留人月肯留,好山好水好人游,谁还望见罗浮影

,疑杀平湖五字讴。缉熈游圭峰诗云是个小罗浮。

(之七)月下花前舞影欹,桂江酒美独斟时,眼前莫道都忘却,也

向东山有报诗。

----------------------------------------------------


白沙子自得诗奥旨十三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