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瑞信暴雷,美债崩盘前兆

2023-04-10 08:02 作者:大熊万岁v  | 我要投稿

你是否还记得1989年周润发在《赌神》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这里有一张价值3000万美金的瑞士银行的本票,你可以找任何一个稍微懂点金融常识的人来检验。"

当"赌神"将本票扔在赌桌上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对此产生过质疑,因为他们丝毫不担心瑞士金融坚若磐石的信用,然而仅仅30年时间,曾经坚若磐石的信用瞬间崩塌了,瑞士银行对外公布重大信用风险,向市场扔出了重磅炸弹。

一、信用的崩塌

瑞士信贷银行(Credit-Suisse)成立于1856年,在全球60余个国家均设有分行,账面资产总值超过4350亿美元,管理总资产超过上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五大金融财团,依靠瑞士政府"永久中立国"的身份,从世界大战到冷战风云,历经上百年时间里,依靠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吃尽了红利,成了无数见不得光的利益集团的开户首选。

这些财团富商愿意把钱存在着的重要原因,就是银行能够在中立保证自己的财富不被洗劫,然而这一切的都随着俄乌战争的到来悄然改变,在战争期间,瑞士银行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直接对俄国人的财富下手了。

2022年,由于战争中俄国进攻不畅,让西方猎狗看到了北极熊的虚弱,于是纷纷跳上去撕咬,生怕再晚一步连汤都喝不上的瑞士也蠢蠢欲动,直接参与制裁俄罗斯,冻结俄国人的账户,但千算万算也没想到,俄国人这次居然挺了过来,不但稳住了阵脚,并且前线捷报不断,瑞士人这些傻眼了,而更糟糕的是,号称西方灯塔的美国银行居然提前崩了。

2023年3月10日,美国硅谷、签名两大银行无法抵御美联储加息镰刀,直接破产并引发众多美股银行连锁反应,美国银行股当日暴跌25%,金融崩盘近在眼前,这时美国总统拜登以及财政部长耶伦站了出来,对外宣布,我们的银行很安全,大家放一百个心,没啥大事,真真的。

姚明从来不会逢人就说自己很高,当一个人炫耀什么、强调什么,就意味着这个人缺什么。当国家需要强调银行信用没有风险的时候,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美国民众也不傻,纷纷跑到银行挤兑,要抢在银行彻底凉透之前把自己的财富拿回来,这股风潮也极速蔓延到了瑞士银行,不仅如此,由于瑞士抢夺俄国人财富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国际信誉,他们引以为傲的银行存单成了擦屁股纸,包括东方国家在内的众多拥有灰色收入的利益集团纷纷将存款连夜转移,因为瑞士人能脱一次裤子,就会有第二次。

这下瑞士人玩砸了,本来想去青楼找点乐子,没想到乐子竟然是自己。

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

二、破产重组

2023年3月14日,瑞信银行发布公告,承认自身经营存在重大风险,当日股价暴跌30%,这下就算再傻的民众也知道应该干什么了,他们纷纷跑到银行要求拿回自己的存款,恐慌迅速蔓延。

2023年3月15日,华尔街对冲基金Archegos Capital突然爆仓,并且媒体披露瑞信银行在其中损失巨大。

2023年3月16日,媒体爆料,瑞信银行有可能会被收购,并爆料今年的总亏损超过73亿瑞士法郎,市场持续恐慌。而此时瑞士政府明白,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第一张,瑞士整个国家就崩了,所以官方亲自下场强势介入,协调瑞信银行快速重组,并强势要求瑞士银行集团(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以下简称UBS)接盘,但UBS根本不想接盘,他们瑞信银行自己脱了裤子,凭什么我们UBS要跟着惹一身骚,但瑞士政府并没有给UBS拒绝的机会,直接动用公权力进行威胁,在政府的威逼利诱之下,UBS顶不住压力,同意了收购。

但UBS开出了一个所有人都会拒绝的条件,10亿美元,是的你没看错,UBS计划用10亿美元收购,放在平时,这简直就是对全球顶级财团的严重侮辱,傲娇的瑞信银行董事会愤怒的将收购方案扔回了UBS的脸上,看来趁火打劫向来都是西方人的传统。

2023年3月17日,市场确信,瑞信银行将会重组,而接盘方极有可能是UBS,但谈判有可能破裂终止。

2023年3月18日,瑞士政府再次强势介入,给你们脸你们不要脸是吧,再次动用公权力要求UBS收购瑞信银行,但是这次遭到了瑞信银行股东的强烈反对,法律不允许强买强卖,你政府不能干这事!你要是逼我咱就打官司!

瑞士政府呵呵冷笑,没有法律?那我们就连夜写一条法律!知道什么叫权力吗?

于是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瑞士政府连夜通过补充法律条款,允许强行收购商业银行,并且不需要股东同意,也就是说,这次交易UBS可以绕过股东会,直接收购,而且还是合法的!但是收购价格实在说不过去,在互相讨价还价中,UBS将最终收购价格定在了30亿瑞士法郎,约合32亿美元。

有法可依,合法抢劫,我就问你怕不怕!西方标榜的契约精神也不过如此!

2023年3月19日,瑞信银行发布公告,银行不会破产,并已经与UBS达成收购重组协议,双方尽快完成重组。

与此同时,瑞士央行紧急向瑞信银行特批了54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市场恐慌情绪终于勉强稳住了。

三,持续突破底线

你是不是以为瑞信银行这下能暂时消停一会了?NO,这才哪到哪!

2023年3月22日,屁股还没擦干净的瑞信银行又传来恶心的恶臭,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官方公布,价值170亿美元的瑞信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AT1)变成了废纸!

不装了!老子赖账不还了!

AT1是为了补充银行一级资本金,发行的可以计入银行监管资本的或有可转换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简称Cocos)。

说简单一点理解,就是银行欠外面170亿美元的钱不还了,你们爱找谁找谁,总之跟我们瑞信银行没关系了!现在是我们瑞信银行生死关头,在我死和你死之间,我选择你死。

看到没有,你们瑞信银行自己股东决策失误导致崩盘,但跟我们债主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欠我们的钱不还?你瑞士人的欠条和擦屁股纸还有区别吗?你有困难暂时还不起可以理解,但你不能直接发个通知告诉我钱不还了吧?这是人干的事吗?

短短几天时间,瑞士人信誉崩塌、强买强卖、赖账不还的消息在全球都传遍了,瑞士人一次又一次击穿金融底线,百年来的信誉金字招牌被后世子孙践踏,而信誉这种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难回来了,那些西方人引以为傲的法制精神、契约精神,在利益面前也不过如此。

四,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次事件虽然看起来暂时稳住了,但也仅仅是为了掩盖远洋巨轮船底裂缝的创可贴,问题只是被掩盖,而并没有消除,在瑞信银行背后更大的风险-美国国债即将崩盘,甚至有媒体分析,瑞信银行的倒闭是美国人为了倒逼欧洲财富回流美国的手段,但又不能让瑞信真的倒逼,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伤及自身,导致美债提前崩盘,所以让瑞士人失去信用而不至于彻底破产就是上佳方案。留给美国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发动战争掠夺财富续命已经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而你我都将是这场疾风骤雨的见证人,一起来迎接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瑞信暴雷,美债崩盘前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