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夏令营|杨叔子院士:我的科技成就,离不开诵读经典的童子功
关注#公众号:天第书院
输入关键词“论语”
免费领取价值299元的【吴守立院长讲《论语》200讲合集】,手把手教你如何从零开始学《论语》。
杨叔子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高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我小时候念了将近五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我今后的成长起了很大的影响,尽管当时还不懂,但是我后来慢慢懂了。
涂又光先生说了,牛、骆驼是反刍的,吃下了食物吐出来再吃,但是人是需要精神的反刍,不懂没有关系,先装进来慢慢消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小孩的记忆力非常好,可以记下来,他虽然不一定了解,但是小孩子将中国传统文化记到大脑里,长大了反刍,是有好处的。现在我感觉很有好处,也就是所谓的童子功。
我小时候读过《四书》、《五经》等等,涂先生告诉我,中国人必须读两本书,一个是《老子》,一个是《论语》。基督教每个人都念《圣经》,在伊斯兰教世界每个人都读《古兰经》,但是在中国必须要读《老子》和《论语》。
1981年到1982年我在美国当访问学者,很多美籍华人非常爱国,心想神舟,情系华夏,梦萦故土。那些美国的华人就给我提意见,说大陆来的留学生有缺陷,他们的ABC很好,他们的XYZ很好,懂得美元、英镑,可惜不太了解黄河、长江,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对《史记》、《资治通鉴》都不怎么了解,请问这些人能够为中华民族服务吗?我当时感觉很尖锐,ABC很好代表英文好,XYZ就是数学好,业务好,懂得美元英镑,就是把钱看的很重。黄河长江、文天祥、史可法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祖国的地理文化,他们对这些都不了解,对民族的历史了解的很少,而且对优秀的文化不了解,这些不具备的话,请问能够对国家热爱,对民族有深厚的感情吗?很难。我开玩笑说弄不好是一只“香蕉”,皮是黄的,心是白的,缺少民族的身份证。
有一年春天,我在西部一个著名大学做报告,讲完了有一个学生跳上来,说你讲的很好,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论语》有什么用呢?我说推荐你看一本书,日本有一位出名的企业家,涩泽荣一,明治维新之后搞经济去了,一生创造了五百家企业,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金融之父。日本对著名的企业家做过调查,问他们最佩服谁,他名列第二位,他八十多岁退下来之后,日本财团开了一个讲习班,讲什么内容呢?他就是讲《论语》。他去世之后人们为他塑了一个大铜像,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论语》就是代表义。他一生就是将中国的文化,将论语的精神,跟当时的经济,和东方文化的精神和西方的科学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发挥的巨大的作用。争取对民族国家最大的利益,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义。
传统的人文文化还涉及到民族的存亡问题。请问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民族的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坎坷不但没有消亡,而且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找不出来。埃及不是这样的情况,印度不是这样的情况,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不是这样,只有中国的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五千年没有消亡,这里表现出的是一个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和民族脊梁骨,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是压不垮的,我学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因为这个文化不会消亡,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如果大家不学中国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悲剧,而且是世界的悲剧,我们为了使世界的文化多元化,为世界的繁荣进步做出中华民族的应有贡献,这是我们的义务。
人文对科学有几大作用,一个是引导方向,第二是提供动力,精神力量。第三是保证原创性的开拓源头,还有第四点,人文为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战场,科学为人文提供了强大的武器,所以科学对人文,人文对科学是相辅相成的,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作为人一定要有人文精神,否则就比禽兽还坏。归根到底,人文是对人大脑系统神经的改造。
——本文摘选自杨叔子先生文章
文末推荐
少年领袖《论语》夏令营
——孩子的第一堂国学入门课
专为8~16岁孩子量身打造,
采用“国学智慧+通识教育”的融合模式,
用孩子听得懂的逻辑和语言,
讲述流传2000多年的孔子智慧,
同时融合当下全球精英大脑里
最前沿的思想理念,
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培养拥有
“中国灵魂,全球视野”的少年领袖!
夏令营联报
可享受最高1600元的优惠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关注#公众号:天第书院
输入关键词“学习群”
申请加入【智慧妈妈】或【超级学爸】学习社群。吴院长和书院团队每天都会在群里和你分享【最有价值的内容:国学智慧、家庭教育、演讲沟通、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