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根宁箫语·第67期·如何奏出强弱对比?·20210901

2021-09-01 20:55 作者:根宁说箫  | 我要投稿

根宁箫语是我的日常随笔,当然,内容主要是关于乐器和音乐的。                   

充分而合理地体现强弱对比,是增强箫声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澄清一点,与其他较高级的演奏技术一样,掌握强弱奏技术是有前提的——必须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基本口法形态,并具备以耳朵辨别基本音准的能力之后,才谈得上真正有效的强弱奏技术训练,否则,即使勉强把声音吹得大声或小声,都很有可能是不合格的。

例如,刚开始学箫的朋友,因为还没有娴熟地掌握正确的气法和口法,多会发生两种错误的倾向:第一种是不合格的“强”,初学者为了吹响乐器,往往使用过大的吹气压力,加上低效率、偏大的风门,吹出的声音浑浊而偏强,这种吹法传统上谓之“直吹”,也叫“扯风箱”,一般而言音准可能偏高,不但不好听,吹久了还容易头晕——这是气息消耗偏大造成通气过度引起的;第二种则是不合格的“弱”,腹部支撑严重不足,吹气压力过小,靠气道的某个部位(一般是喉咙或风门)卡气来勉强提高气速,吹出的声音孱弱发虚,高音尖细,这种吹法传统上谓之“猫儿叫”,一般而言音准严重偏低,音色单薄无力,也是典型的“初学者箫声”。

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和相对合理的口法之后,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就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掌握强弱奏技术了。

先说说强奏,强奏的本质,是在不超吹且保证音准的前提下,让基音的振幅增大,且让高阶谐波的数量和振幅同时增大。如果简单地提升气速(同时微调风门遮盖面积,以便把音吹准),会使各分音的振幅增大;如果在提升气速的同时,通过改变吹气角度,使喷气柱偏离边棱轴线的角度更大,再加上调整风门使其更趋狭长的枣核形,则高阶谐波的数量会明显增加——这样的箫声听起来声音会明显变大,原因是高阶谐波的声强听感比基音更大。一般而言,低音区的强奏是个难点——通过针对性训练掌握提升高阶谐波数量和振幅的技术,是解决低音区强奏问题的正确答案。

反过来,弱奏的本质,是在不掉落到低八度且保证音准的前提下,让基音的振幅减小,且让高阶谐波的数量和振幅同时缩小。具体来说,弱奏就是强奏的反操作。一般而言,高音区的弱奏练习要更复杂一些,因为在减低气速时,要让声音不掉落到低八度、不间断,还要保证音质不变坏,就要求练箫者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升口法的适应性来实现,是比较吃功夫的。

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很多练箫时间较长的朋友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习惯于把箫吹得很强,但往往缺乏有质量的弱奏练习,时间长了,会形成习惯性的强奏,但难以让箫声弱下来,从而也就很难在箫声中体现强弱的对比。

解决的办法,还是针对性的练习:一方面要针对性地练习弱奏,尤其是要切实掌握高音区弱奏;另一方面是要把演奏音量的基准水平降下来——只有弱奏的音量变小了,强奏才能显得强,这是任何对比行为的本质。



根宁箫语·第67期·如何奏出强弱对比?·202109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