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搬家思考伴侣之间的相处

昨天和今天都在忙碌的打包中度过。家属本来想做甩手掌柜,我发了好一通火后,他乖乖搭把手。
“急什么呀?”是家属最近的口头禅。
想到前两天刷到的视频,女的无论让男的做什么事,男的都说“等一会儿再做”,女的就只能自己来做——今日事今日毕,怎么能拖到第二天?
对很多男人来说,家务事都是:只要他们放着不管,自然会有人替他们做了。所以他们习惯“等一等”,只要“等一等”,就“不用做了”,坐享其成。
让我一个人负责整个家从杭州到南宁的搬迁?我可不干,我气得立刻撂挑子,直接将剪刀摔在椅子上,大吼:“好,那我不做了,就等你做。等我们回南宁前一天再打包,打不完你就通宵打。我看你不急,到时候弄不弄得完!”
或许是从未见过我如此大动干戈,家属不吭声了,放下手机,嘻嘻哈哈加入打包的工作,即使在等我把东西往箱子里装的时候,他也老老实实看着,不会去做其他事。
我们的分工是我负责把物品放进箱子里,他负责帮我把箱子用胶带封上,并用工业保鲜膜把箱子缠上。
“有必要这样缠吗?”他问。
“有必要,你不做功课,都让我来查,那就听我的。”
家属完全没有研究如何将物品寄回南宁,他认为他的东西少,我的东西多,所以这块儿理应由我来负责。我也是看了好多网上搬家视频与图文分享,才确认纸箱加胶带加工业保鲜膜是最稳妥的包装方式,适合大件物流,不怕寄到半途散架。
家属不再多言,将每一个纸箱子都从长宽高三个维度缠上四五层保鲜膜。
总有人抱怨伴侣如何不做家务,那都是自己惯出来的。我二婚的感悟就是:伴侣怎么对待我,都是我教的。
比如在他数落我的时候我没有立刻反击,他之后会变本加厉;该他做的家务我替他做了,他绝对不会懂得感恩,只会知道就算他不做,也会有人帮他做,所以他以后就不做了……
所有讲亲密关系的书与文章,都会提到沟通,两个人坐下来好好谈谈?哪里有那样简单?就算是恩爱和睦的老夫老妻之间,也多的是难以跨越的交流障碍。
之前我在网上买了个西瓜,某天晚上到快递点的,第二天傍晚去拿,发现被人拿走了,当时快递点负责人不在,只能等到第三天晚上又去找。快递点的老板娘偏巧认识那个人,便帮我问了,说是那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女朋友买的,而那个人的女朋友又以为是他买的,西瓜就一直放在冰箱里。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两个人就是两天三夜都没有就此事进行交流。
怎么会?这对我来说很神奇。要是家属拿回来一个西瓜,或是我下班回家发现冰箱里有个西瓜,我一定会感到惊喜,并问家属什么时候买的。
但这也足以说明,伴侣之间有效的交流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那么容易。不得不借助极端情绪的发泄,来表达真正的态度,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也别说什么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了,根据我的经验,伴侣要好好相处,大概是这么五个点:“即时反馈”,“及时回应”,“换位思考”,“说到做到”,“否定观点不否定人”。
-

两天时间,我和家属一共打包了六箱东西,然后我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实:这六箱寄回去的东西,在10月之前不开箱都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当下真正需要的,一个行李箱装足矣。
还有一件可怕的事实,就是打包完这六箱东西,屋子里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常用的东西还在它们该在的地方,而且这六箱东西里都没有日常穿的衣服。
所以,我为什么会拥有六箱根本不会对我生活造成影响的物品?这让我不禁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扼腕叹息,未来一定要极简。
物流选来选去,最终寄了狗东的“重货”,在橙色软件买了八五折的优惠券,一共花了309块。比我预想的便宜。四月底估计顶多再寄两箱就算全部搞定了。有小伙伴说我们东西好少,其实是很多都选择卖掉送掉或者丢掉了。
今天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接到了一个心仪的广告,坏消息是最近几个月的生活都兵荒马乱的,有些担心自己拍不好,但,也不能不接,毕竟是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就硬着头皮上吧,尽力而为。
每天都要加油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