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式元素(二)鴛鴦歌合戰

2023-10-09 21:12 作者:lilian1199  |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的個人不專業心得與主觀濾鏡感想,非本科系歷史典故可能有誤解出入,如有冒犯還請多包涵。

在看現場公演時,我常常能感受到美式元素,又說不上來那種感覺...明明是江戶和物,怎麼一點也不古板、反而有種新潮感?直到閱讀了場刊裡笹川慶子的文章,就明白了。

電影版的導演牧野正博平時就欣賞好萊塢音樂片電影導演Busby Berkeley,於是在電影結尾處放了一段團體歌舞,寶塚的小柳老師保留這部分,寶塚版的結尾也有一段謝幕歌舞,場面繽紛歡騰興高采烈!原來牧野正博對美式音樂型電影有在關注,舞台劇版的因為是現場演出,更能感受到美式的動感與朝氣!

電影版的音樂歌曲均由大久保德次郎製作,為保留原著精神,舞台劇版的歌曲都沿用了,禮三郎獨唱的歌、新增角色聖乃、春妃的歌是新歌曲,大部分的歌曲都好聽、琅琅上口。


典型寶塚公演二本物,在show的最後全員依序下大階段謝幕。這次的公演在劇的結尾也有謝幕非常難得。從瓦版屋的一之瀨大弥賣報宣傳歌唱比賽改為在婚禮舉行之後,動感鼓聲揭開謝幕環節,具有設計巧思,那一整段我非常喜愛,是看了心情會變美妙的橋段!

第一波謝幕是商業族群,秀千代(聖乃)、藤尾(美羽愛)、三吉(天城)、香川屋成員、おとみ醬仰慕大隊。雖然聖乃的戲服寬大,掩不住的是他的舞蹈富有節奏感。

第二波是武士族群,丹波守(輝輝)、麗姬(春妃)、天風院(美風)與家臣們。大家一起雙手畫圓,因為丹波守喜歡圓圓的物品。這時第一波商業族群也在後面跟著搖擺,非常熱鬧。劇裡丹波守幾乎都在注意別的女人,終於這時丹波守與正妻麗姬一起轉圈圈跳舞。

第三波是滿右衛門(綺城)、凜乃、狂斎(和海)、道具屋、峰果醫生...。後面的商業族群、武士族群,在每個固定的點會拍兩下手,非常有趣!

第四波是家臣蘇芳(紫門)與京蓮院(京三紗),兩人手牽手往後跑再折回,大家一直歡呼起鬨!

最後,在禮三郎小春出場到銀橋之前,所有成員的舞步我太喜歡了!大家俯身原地往前大跨步、怎麼那麼好看啊!那是爵士鼓的節奏吧!我整個人都興奮起來了!鼓聲與笛子是這部劇很重要的樂器,動感又詼諧!


跟著おとみ醬(星空)身後的"仰慕大隊"、尾隨於丹波守(輝輝)身後的家臣團隊,為本劇增添好幾倍的喜感。雖然沒什麼台詞,但是這兩個團隊的微表情、小動作都很有趣。

おとみ醬小春(Madoka)唱吵架歌時,おとみ醬身後的仰慕大隊是合唱團擔當,在每一句歌詞之間快速唱三拍「wa wa wa」、「Na Na Na」,小春走過去的時候,仰慕大隊微微逼近嚇她一跳,隊員們一邊唱一起簡易舞步:近三步、退三步、彎腰、後仰...的烘托下,非常美式的合音感,吵架唱面趣味度增色好多好多!

丹波守輝輝看上小春之後,滿右衛門(綺城)獻計:賞小春父親50萬,讓小春進入丹波守的宅邸。丹波守很滿意,開心高歌一首,家臣們跟著共舞,一起刻意誇大步伐非常好玩,讓我想到早期迪士尼米老鼠黑白無台詞的動畫。輝輝在離去之前用動作暗示家臣要走了,他不是用手勢而是頭往前扭一下,很有美式幽默!

這是米老鼠動圖 不知道能否上傳成功

鴛鴦歌合戰(Singing Lovebirds)電影是1939年上映的,是在戰爭時期拍攝製作的。TOP  HAT是1935年的電影,當時處於經濟大蕭條。兩部音樂性喜劇型電影都是在大環境艱苦時期的作品,非常感激這兩部作品製作完成上映、流傳後世。

這次首度改編成舞台劇版後讓寶塚歌劇團花組演出,經過小柳老師稍加潤飾,劇情加入了"鴛鴦の香合",一點也不違和,強調了禮三郎重視情感、不重名利的設定,故事輕鬆不嚴肅、有深深的寓意、江戶時期的生活縮影,有聲有色豐富多姿的舞台呈現,讓觀眾能有機會再看到如此傑出的創作,我覺得好幸運也好幸福!


The End









#花組 #寶塚 #柚香光

美式元素(二)鴛鴦歌合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