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PPT制作心得与工具分享
毕业季将近,借此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医学科研中幻灯片的制作心得与自己常用的工具。

常用工具与素材总结
可用版权图片素材:
| Servier Medical Art:
https://smart.servier.com/
(此前网传“3000张素材”,版权为CC BY3.0,发表时需要注明引用,详见https://smart.servier.com/how-to-cite-servier-medical-art/)
| SciDraw:
https://scidraw.io/
(版权CC BY 4.0,free to Share and Adapt for any purpose, even commercially. 详见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科研绘图教程:Youtuber-Drawbiomed(需要科学上网)
https://www.drawbiomed.com/tutorials-zh
| 关于图片使用的版权问题:
《投稿必知:论文插图素材版权问题及免版权图片下载》 杨臻: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4232391
《图片有版权 引用须谨慎》 翟自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0081-701081.html
常用图谱:
| 小鼠解剖图谱(The Anatomy of the Laboratory Mouse):
http://www.informatics.jax.org/cookbook/imageindex.shtml
| 艾伦神经图谱(Allen Atlases):
https://portal.brain-map.org/
| 小鼠脑解剖图谱(Mouse Brain Gross Anatomy Atlas):
https://www.mbl.org/anatomy_images/fixed/mba.html
| 小鼠发育图谱(e-Mouse Atlas Project, EMAP):
https://www.emouseatlas.org/emap/home.html
| 胚胎发育与干细胞分化(Life Map):
https://discovery.lifemapsc.com/
图片与色彩优化:
| 人工智能图片放大(增加分辨率):
https://bigjpg.com/
| 图片降噪与修复:
https://pixfix.com/
| 配色方案:
https://mycolor.space/
| 配色教程:
B站UP主OriEditing的《掌握万能配色法,轻松搞定大部分科研平面配色!》

不论是写文章或是做汇报,其本质在于讲一个好故事。与单纯展现自己的工作相比,让你的听众/读者认可你的发现,接受你的概念,承认你工作的重要性或许是更为重要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商业领域借鉴很多汇报的技巧。毕竟,他们是这个世界上以说服别人为职业的一群人。多年前,我从冯唐老师做过的一个讲麦肯锡如何做商业汇报的视频中获益良多(详见腾讯视频:《搜神记》第一集 冯唐罗永浩PK吹牛X )。今天看来,这个视频中提到的原则几乎可以完全套用在我们的学术汇报上。如果需要补充的话,我想学术汇报需要更为清晰的逻辑,完善的引用和无瑕的细节。
明确的规划与布局
做任何一场汇报之前,规划和布局是头等重要的。这可以帮你锚定你的叙事风格,篇幅长短以及讲述重点。你的受众是中小学生、普通大众、投资人、研究生还是领域内专家?他们的关注重点是不一样的。普通大众的关注点在于有趣。你是否能够将初高中的知识延伸出去,与生活和产业连接,并介绍一些被业内广泛接受的专业概念,并对生活实践有所帮助。投资人可能更加在乎你的成果转化、市场前景和利润回报。研究生更加关心你的课题是如何想到的,技术上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展望。而业内专家可能更加关心你的逻辑是否足够缜密,数据是否足够可信,讨论是否充分。
此外,汇报时间是多久?这决定了你的篇幅。一般来说,我会按照每分钟1~2页幻灯片来安排时间。例如,一个15分钟的汇报,你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能超过30页。在这30页中,研究内容和实验数据应该是主体。也就是说研究背景和路线加起来不应该超过你的实验数据。对我来说,一个30分钟的ppt通常会分为4~5页的研究背景,1页研究目的,1页研究路线,20页上下的研究内容和1~2页的总结。加上封面、目录、致谢等通常不超过35页。
亮眼的幻灯片
做PPT的一个大忌就是在一张幻灯片上出现大段的文字。这通常会在本科的教学课程中出现。然而,讲述本身与幻灯片是同等重要的。当人们专心去读懂幻灯片上的大段叙述的时候,必然会忽视掉你的音轨。如果你的讲述只是将幻灯片上的大段文字读出来的话,那这个音轨又显得十分多余。因此,图片以及关键的文字才应当是幻灯片的主体。
一张好看的幻灯片应当是干净、简洁且恰到好处的。找好的图片通常在我准备PPT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前边总结了一系列图片检索和优化的工具。幻灯片上的图片应当是清晰、简洁且和谐的。对我来说,在检索图片的时候,图片的美观优于内容的准确性,因为你总是可以将这些美观的图改成你想要的样子。图片的检索需要很多技巧,这里分享几个我的心得:
对于几种综合搜索引擎,谷歌优于必应优于百度
尝试多种关键词可能比花更多的时间还要有效
Nature Review、Method这类杂志的机制图通常很好看
也可以尝试使用上次介绍的Open i检索Review中的图片
找到中意的图片却不一定能下载到高清的版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对于PDF中插入的矢量图,可以用Adobe Illustrator打开并提取矢量图片
去文献网页下载高清大图
如果需要截图,记得把图片在显示器中拉到最大再截图
如果没有办法下载到高清图,尝试用前边的Bigjpg和降噪网站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但是降噪参数太高会失真如果图片元素仍然模糊,尝试将图中的文字替换成自己添加的清晰文字,在文字边缘清晰的情况下可以提升整张图片的观感
将图片改成符合你的叙事的模式,以下有一些技巧:
善用PPT图片格式-删除背景和图片格式-颜色-设置透明色功能,提取自己需要的元素,按需绘图
删除或弱化(设为灰色)复杂机制图中与研究无关的元素、文字,使重点突出
在原图中添加或强调与自身研究内容相关的元素和注释
尝试用UniProt或Alpha Fold的蛋白结构图替代椭圆,让图片显得更高级
巧用取色器,让你的图片与整体风格相一致
精炼的文字应是幻灯片中的点睛之笔。对于一些听众来说(常见于资深领域内专家和疲劳的听众),他们通常不会紧紧跟着你的演讲思路走。你的幻灯片需要让人在没有解说的情况下迅速抓取关键内容。这就意味着:每一页幻灯片的标题应当是醒目加粗的结论;标题下应该有扼要的内容;图片上可以有恰当的标注;不常见的名词和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注解。此外,确保你的字号要足够大,以至于最后的观众也可以看清。另一点需要提出的是,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从左往右,从上到下),重要的信息总是在左上角,逐渐展开。通常情况下,每页的重点不可太多,3~4点为佳,超过5点就需要分页叙述,否则会显得拥挤杂乱。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首先,一个好的研究背景应该是逐层深入的。在讲述背景之前,你应当假设你的听众是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的。试图从一个神话、一段历史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人开始,引出你的研究方向,几笔勾勒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提出该领域遇到的挑战和你的研究目标。如果无从下手的话,不如从这个基因/蛋白/化合物是如何被发现的谈起。
其次,环环相扣和曲折的故事往往更加吸引人。现在的研究总是宏大且历时长久的。尤其是在你的研究路线即有分子、细胞微观层面,又有动物、人等宏观层面的情况下,每个部分结束后用小结和回顾研究路线的方法来指引观众,避免迷失。另一方面,科学实验总不是一帆风顺的。试图摘取几个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意外给你的故事增添一些曲折和色彩,这样或许更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第三,拨得云开见月明。请不要让听众迷失在繁杂的实验数据中,巧用Punch Line和Take home message将实验结果总结成一个个结论,并浓缩成一个模型或者概念。一种恍然大悟的满足感会极大地提升听众对你研究的认可。
最后,真诚地致谢。这是近几年听讲座的一个体会。之前的讲座,大家总是将大多数时间放在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上,最后时间不够以至于致谢匆匆带过,一个个名字密密麻麻地挤在倒数第二页上。直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汇报中真诚地介绍主要完成这个实验的某些学生或是技术员,并表示感谢。这让同样是试验台上的我内心触动,敬意油然而生。所以,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请不要吝惜你对于各位课题贡献者的感谢。
以上是一点分享,欢迎大家补充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