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海陆漫游——瓦西利滨掌龙

2023-07-14 17:30 作者:梦轩散客  | 我要投稿



参考对象:豹海豹,泽巨蜥,硬椎龙

瓦西利滨掌龙
平均成体体长6m,极限体长7m
体重500kg
肩高0.7m
鳍肢翼展1.7m

分类单位:泛动物界,异脊索动物超门,曲脊索门,泛脊椎动物类,鳍肢高纲,四足形态类,管肺超纲,奔蜥型纲,嚼齿形态类,双足形态类,虚骨龙小纲,掌蜥超目,鳍片小目,滨掌蜥超科,真滨掌蜥类,滨掌蜥科,滨掌蜥属,瓦西利.滨掌蜥(指名亚种)

其他亚种:最大7 .5m的南方滨掌蜥(仅分布在最南方),和5m长的巴非滨掌蜥

同属近亲:五米级别的束带滨掌龙,窄吻滨掌龙
              四米级别的锥齿滨掌龙
              三米级别的蓝鳍滨掌龙,古冠滨掌龙
              二米级别的钝齿滨掌龙,南方钝齿滨掌龙


豹海豹是一类出色的猎手,在地球上有南极熊的恶名(图片来自网络)


瓦西利滨掌龙是典型的半水生生物,拥有类似海狮的鳍状肢,和蝾螈般的尾巴,它们的头部狭长,后肢高度退化只剩得一根刺甲,还有最具标志性的防御用的巨大枕后鳞。它们平常是单独活动的,只有在食物丰富的时候它们会聚集起来形成临时群体。

瓦西利滨掌龙的头部特写,巨大的喉囊和狭长的吻部
瓦西利滨掌龙的平均寿命为40年。和蜥形纲一样,它们是越老越强,但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原本闪闪发亮的鳞片,会变得暗淡无光。它们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 如果当中的配偶死亡,那么另外一只将守寡到老死。与对待其他同类不同,滨掌蜥夫妇可谓是十分恩爱,对孩子更是呵护有加。他们会在一窝中产出5枚卵,卵的形状为椭圆形,长20cm。但是这5枚卵中只有三个或一一个可以顺利诞生,成年的概率就极小了。一般来说,即使5枚卵都顺利孵化,那么最多也就只有两只可以成年。


成花状排布的五个蛋,但是松软的巢穴很难保证其孵化率


雄性的滨掌蜥脖子上有一个喉襄,喉襄上有着鲜艳的颜色,子代喉襄的颜色大多数都是遗传父代。头部有的几个冠,冠上同样有着鲜艳的颜色,雌性则没有。在它们求偶的时候,它们会尽量将自己最具有代表的喉襄与冠展示出来,但是可能会有其他的滨掌蜥来打扰,它们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打的你死我活,直到胜利方把失败方驱逐。

展开状态的喉囊,辨识度非常明显
它们的食性很广泛,大到有自身体型六分之一的生物,小到一些迷你的掌蜥,总之就是自己能抓到的东西,他都可以吃。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比较喜欢吃鱼类,比如说半米长的皇地黪。皇地黪相比于那些机动性很强的鱼类,是比较好抓的。当然这种鱼除了那烦人的尖刺比较麻烦之外,也是当地渔民的最为主要食物。


瓦西利滨掌龙的头骨形态并不算十分厚实,其咬合力和吞食能力都不算非常强


它们是所存在地区当中的大型生物,站立于食物链的中端。在它们处在的大部分生态环境中,都有10m以上的掠食者,这对它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较瘦的身材严重限制了它们的抗打击能力,鳗鱼尾带来的速度限制让它们难以逃过包括巨石齿泥泳龙在内的各类纯水生猎手的追杀。

它们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整体较大但是头身比过于夸张,战斗力就没必要指望了


它们很少潜入深海,因为它们在水中憋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分钟。但是它们在海洋中行动比较迅捷,这得利于它们强壮的尾巴与前肢,其让这个猎手虽然直线冲刺不算理想但是转向能力不俗,因而让它们有能力去海洋中追逐鱼群。在岸上,它们会看起来有些笨拙,但是行动依然很敏捷,它们强壮的前肢使得他们在岸上有了更大的动力。虽然蛄蛹的行动模式不是很雅观使得它们可以去岸上狩猎一些小动物。
特化的狭窄吻部,棘棘狂喜

它们生活在黑暗森林沃鲁目中部巨大的湖泊科斯科尔的广袤水体附近和黑暗森林周围的海岸和海岛上。作为近海的通才类灵巧型猎手,其对于当地生态意义重大。因为其有在风浪较大时越出水面的习性,滨掌蜥在当地各类信仰中,常常是风浪之神的象征,象征着将捕到的鱼是肥美多汁的,也代表着渔民的未来的幸福。

星球简介篇

文明纪实篇

黑暗森林篇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海陆漫游——瓦西利滨掌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