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前苏联肯达级导弹巡洋舰

2020-07-25 19:34 作者:枪毙的秩序  | 我要投稿

制作不易,如果您觉得不错,请您点个赞和关注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up主在此谢谢各位读者老爷了。

正文

58型巡洋舰,英语:The Project 58 Missile Cruisers,北约代号:Kynda Class Cruiser,中文:肯达级导弹巡洋舰,苏联绰号:Rocket,(中文:“火箭”)是苏联第一代导弹巡洋舰。

研制背景

1953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与世长辞。赫鲁晓夫接替其职位,赫鲁晓夫上台后,他认为在导弹来临的时代,装备导弹的潜艇可以承担海军所有的作战任务,因此他要求大力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提出了常规武器无用的论调,而在海军方面,他认为把大批的军费用在建造航母、巡洋舰上是得不偿失的,只有核潜艇才能与美国海军抗衡争霸。1955年,赫鲁晓夫免去了库兹涅佐夫海军总司令的职务,由热衷于导弹技术的戈尔什科夫接任。同时,大幅削减常规武器的研制,导致大批武器研制项目纷纷下马。

苏联海军面对美国航空母舰威胁的日益增长,特别是50年代初美国海军率先为巴尔的摩号巡洋舰装备了“天狮星一1”导弹发射装置,1956年12月,苏联海军总司令谢尔盖·戈尔什科夫成功的说服了赫鲁晓夫批准了“配备了感应喷气式武器驱逐舰的战术和技术规则”,并指示由第35中央设计局设计新一级的巡洋舰,最初的主要任务是对敌海上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实施攻击。随后,又增加了攻击敌海上航母的作战任务。1957年6月,第53中央设计局完成了满载排水量5412吨的58型的设计任务。1958年3月,58型技术解决摘要在首席设计官Nichikin的主持下提前完成。尽管最初计划12艘施工,但赫鲁晓夫认为,“该级舰艇只应当用作访问,而不是参与作战,因为它一直被视为苏联建造技术的象征“,从而导致最终只建成四艘。

58型起初是作为驱逐舰建造的,并按照驱逐舰命名。1962年9月,为纪念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北方舰队司令员、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岛核试验中得急性放射病病逝的苏联海军第一副司令员阿尔谢尼·格里戈里耶维奇·戈洛夫科,58型改为导弹巡洋舰,并按照巡洋舰的传统用海军上将来命名。

本级各舰

格罗兹尼号,Groinyi

1963年01月正式加入北方舰队;

1966年10月05日转让给黑海舰队;

1984年01月06日再次转让给波罗的海舰队;

1967.08.12-1967.08.15访问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和博加斯港;

1968.01.29-1968.02.04访问南斯拉夫科托尔港和泽列留港。

1969.07.20-1969.07.27访问古巴哈瓦那;

1969.08.06-1969.08.08访问法属马提尼克岛;1972.04.20-1972.04.25访问摩洛哥卡萨布兰卡,1973.07.02-1973.07.07访问法国马赛;

1974.10.20-1974.10.25访问叙利亚拉塔基亚;1984.07.19-1984.07.23访问波兰格丁尼亚;

1985.05.26-1985.05.30和1987.07.18-1987.07.23访问东德罗斯托克;

1988.07.19-1988.07.24访问波兰什切青;

1976.07.19至1984.01在塞瓦斯托波尔大修;

1989.04.01在拉脱维亚大修,从未完工;

1991.06.24退役。

戈洛费柯海军上将号,Admiral Golovko

1965.01.22加入北方舰队;

1968.03.22转入黑海舰队;

1970.05.08-1970.05.13访问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

1972.08.03-1972.08.07访问罗马尼亚康斯坦察;

1975.08.21-1975.08.26访问突尼斯;

1978.06.22-1978.06.27访问叙利亚拉塔基亚;1982.06.04-1989.03.01在塞瓦斯托波尔大修;1995年退役,但令人不解的是该舰1996年又作为黑海舰队的旗舰重新起用,后来又被光荣级巡洋舰莫斯科号取代。

福金海军上将号,Admiral Fokin

该舰于1965年服役于太平洋舰队;

1968.11.26-1968.12.02曾访问肯尼亚蒙巴萨港;

1969.01.02-1969.01.07访问南也门阿登港;

1969.01.09-1969.01.12访问南也门荷台达港;1969.04.05-1969.04.09访问肯尼亚内罗毕;

1970.04.19-1970.04.23和1977.03.10-1977.03.14访问毛里求斯路易斯港;

1993.06.30退役

瓦良格号,Varyag

该舰于1965.09.23在太平洋舰队服役;

1981.10.10-1981.10.14出访越南岘港;

1990.04.19退役


这四艘肯达级导弹巡洋舰,全部在列宁格勒的日丹诺夫造船厂生产,原计划生产12艘,最后完工4艘。“肯达”级总体上采用长首楼线型,舰首尖瘦且狭长,首甲板向末端有小幅上翘,并有轻微外飘,尾部呈圆形。首楼的长度大概占到全舰总长的三分之二,并集中了大部分上层建筑。首楼干舷较高,且于舰桥两侧起至尾楼甲板有明显的折角线。上层建筑的增高,导致此级舰的重心不稳,在面对恶劣海况的时候,表现较差。

基本参数

本级舰标准排水量4330吨,

满载排水量5380吨,

全长142米,舰宽16米,吃水5.1米;

动力系统由四台KVN-95/64型蒸汽轮机加两台TV-12型汽轮机组成,总功率90000马力(66150千瓦),

另外还有两台总功率1000千瓦的DG-500型柴油发电机和两台总功率1500千瓦的TD-750型涡轮发电机;

采用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34.5节,巡航航速14节,续航力3500海里/18节;

海上最大自持力10天;人员编制339人,其中军官27人。

武备

舰舰导弹

本级舰一前一后装备两套P-35“进步”(SS-N-3B“萼片”)舰舰导弹,采用SM-70型并排式四联装发射装置。该型导弹长10.9米,弹径0.86米,翼展2.58米,发射重量4500千克,动力为一台涡轮主发动机和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飞行速度1.3马赫,最大射程500千米。SM-70型发射装置长11.5米,宽8米,高5米,在水平面内可转动180°,在垂直面内可上扬约40°。除置于发射装置中的8枚待发导弹外,“肯达”级在上层建筑内还设计了专门的贮弹库,另存有8枚导弹,随时可以为舰艇进行二次装填。“肯达”级虽然没有设计有机库,但舰尾甲板却可停放一架卡-25RTS(卡-25电子战型),主要用于截获目标,为舰载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和中继制导。

舰空导弹

在首部“进步”导弹的前面,是一套使用ZIF-101型双联装发射臂的M-1“波浪”舰空导弹系统,系统共配备有16枚V-600型(SA-N-1“小羚羊”)舰空导弹。“波浪”的原型是陆基的SA-3,其弹长6.7米,直径0.7米,翼展1.5米,射程31.5千米。在“波浪”的前面,布置有两座RBU-6000“龙卷风”-2型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两套装置共配备RGB-60火箭深弹96枚。另外,舰体中部舷侧的两座TTA-53-57-比斯型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舰炮

尾楼上“进步”导弹的后面是两门梯次布置的双联装AK-726型76.2毫米全自动多用途舰炮。AK-726身管长为60倍口径,射程15千米,射高1000千米,初速900米/秒,仰角80°,射速90发/分,弹丸重6千克。

进入80年代后,58型四舰在进行现代化改装时,先后都在前烟囱两侧加装了四座AK-630型近防炮,并且还在前烟囱后的两套鱼雷发射装置的中间添加了一个双层甲板室。

雷达

两个塔式桅顶装有两部MR-300“安加拉河”(“头网A”)雷达,其主要功能是对空搜索和见识,还可以为控制舰炮和导弹的其它火控雷达提供目标指示。“肯达”级主桅雷达在8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后形成了一下三种配置方式:

一,“戈洛弗柯海军上将”号和“格罗兹尼”号配置不变;二,“福金海军上将”号在后桅顶换为一部新型的MR-310“安加拉河-A”(“头网C”)远程对空搜索雷达;三,“瓦良格”号使用两部“头网C”替换了原来的“头网A”。

前桅“头网”下的前支平台上安装的是“顿河”导航雷达,后换装为一部“顿河2”雷达。

在前桅中上部的前支平台和后桅中上部的后支平台上安装有两部4R44“二项式”(“双杓”)火控雷达,它是SS-N-3B导弹专用配套雷达,只见于“肯达”级和“克列斯塔Ⅰ”级。“双杓”系统由两部各自independence ,采用不同工作频率的雷达组成,天线系统包括两架上下同轴旋转的天线,它们安装在同一个球形座架上,一上一下,天线外形为椭圆网状抛物面反射体,背后有平衡翼片,两部天线各由上、下延伸出来的双喇叭馈源照射。天线采用边搜索边跟踪的工作方式,在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并提供目标的距离方位数据后,由跟踪雷达继续进行跟踪,并同时向SS-N-3B导弹发出指令。

为“波浪”导弹提供制导的是一部安装在舰桥顶部的4R90“弯刀”(“果皮群”)制导雷达。另外,前桅两侧平台上为AK-630配套的MR-123“三角旗”(“低音帐篷”)雷达、首楼尾部安装的控制AK-726舰炮的MR-105“旋转架”(“枭声”)火控雷达。

最后,“福金海军上将”号、“格罗兹尼”号和“戈洛弗柯海军上将”号三舰还先后在后桅中部两侧前支平台上添加了两部“成就-U”(“柱网”)雷达,主要用于对空搜索,同时也可为“波浪”导弹提供目标指示。

由于反潜作战不是“肯达”级的使命,因此舰上只装备了一部GS-572“武仙座-2M”主动搜索舰壳声呐。

评价

我个人觉得,此级舰在吨位不大的平台上安装了众多的作战装备,舰艇的居住的环境不好是理所当然的。而生活作战环境直接的影响本级舰官兵的作战能力,这糟糕的居住环境势必会对战斗力有所影响。而这个特点也是后来苏联海军舰艇的一大通病。

此外,为了保持尺寸大小,本级舰的上层建筑比较高,会导致整体的重心不稳,直接导致的便是面对恶劣海况时,本级舰的航行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首舰在北方舰队服役后面对北方北冰洋的恶劣海况行驶,官兵的不满的反馈,所以一号舰调到黑海舰队的较稳定海况服役。

最后呢,本级舰的反潜能力比较薄弱,但设计目标并不考虑这个。也是导致他无法脱离整体舰队,单独作战。他可以称作在苏联导弹巡洋舰上的一块砖。引来接下来多级值得称赞和学习的这些先进的导弹巡洋舰。

注:网上图片未能找全,所以那些图片并不指描述的那一艘舰艇。


前苏联肯达级导弹巡洋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