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滿清政權使西方人誤會中國?】(清朝統治與中國文明難以立足的迷失)

2023-06-24 16:09 作者:絕世勸學會  | 我要投稿

(出於台灣大學王世宗教授《中國歷史通釋》第八章〈清朝:異族統治與中國的改變〉,315-6。)

  清朝是史上異族第二度征服中國的政權,其控制程度且更勝於元朝(為時二倍而頗有餘),此情表示中國文明必頹敗已甚,否則不可能在獨立未久——僅一朝代——之後又亡於野蠻的部落,一個延續二千年的古老大國竟有如此下場,其傳統精神顯然每下愈況。

  中國向來雄據東方,其人民即使不明世界形勢,亦不知有可以入主其國的霸權,因此滿清長期統治中國(1644-1912),不禁使人懷疑中國文明的本色真相早已變質,似乎在亡國的處境中,滿洲人的打擊並不大於中國人的自傷,畢竟中國人深知,具有廣土眾民且歷史悠久的中國絕不可能長受異族支配。

  宋朝亡於蒙古是文不敵武的政治現象,所以元代漢人接受蒙古統治的態度極為無奈,而明朝的庸俗性使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大為降低,因此清代漢人忍受異族政權的程度已較元人為高;中國文明的大眾化或世俗化在近代迅速進行,華夷之別既然驟減——宋人之仇外顯然更甚於明人——而中國的物質文明又無高度發展,外族入侵乃較以往更有機會成功,其統治亦然。

  清朝建立之前中國的優越性與獨特性已大不如前,滿清的統治更使華夏意識模糊,滿漢融合所以相當可行,不僅是因滿人漢化、且因漢人識古太淺甚至以今非古,加以外患(列強)威脅日大,同仇敵慨的國家認同激發夷夏結合的民族主義,益增「中國」意象的混淆。

  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號召革命,民國成立之後卻主「五族共和」 ,中國究竟何指,不僅中國人不明,外國人更不知(只認政府);尤其西方國家首度與中國大規模交涉時,其所面臨者乃是滿清異族政權,這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受誤會,誠為中國步入國際社會時的一大不幸。

  中國所以為中國原是由於文化高尚,此種精神意義的中國在元明二代已經淪喪許多,清朝則又將之扭曲,使中國愈來愈成政治性疆域或地理性區域,雖然清朝所遺領土甚大於傳統中國的範圍。

  滿清統治中國既不能忘懷其自身傳統、又無法深刻漢化,只落得附庸風雅,有攀附而無發揚,且因其伸張統治者的權威,更造成中國文化的退化;再者,晚清無能招架西方勢力來襲,國家衰敗引發西化運動,由此又導致守舊人士以復古相抗,在此亂局下中國傳統內外受迫,左右曲行而不知所之。

  總之,滿清統治兼為近代中國迷失自我的因與果,若非明朝庸愚則滿人難以南下奪權,若非清廷宰制則漢人可以繼業守成,明清政策之別其實不大;清朝所以為傳統中國的最後政權,實是因它消滅了中國的傳統,因為「為政以德」,立國必要立國精神,歷元明清三代而儒術益衰,中國何以立足於世。



【滿清政權使西方人誤會中國?】(清朝統治與中國文明難以立足的迷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