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之道【坏人基因17】抢位子:你吃不下,也不让别人吃,含在嘴里,不吞下去 故事
故事1:好个豪爽的大汉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开“合理标”,有些人是开“最低标”🌟 "醒醒!醒醒!” 太太把小郭摇醒,"外面好像有动静。" "什么动静?" 小郭做起来听,"没什么啊!下雨的声音吗!" "不对!我觉得外面有人。" 太太居然先溜下了床。 小郭赶快也跳下来,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把耳朵贴在门上。 "是水声,你忘了关水龙头?" 说着拉开门,才把脚探出去,就吓得缩了回来。 满地都是水,还一波波地由书房往客厅流。 冲进书房,就更惨了。两条水柱从日式天花板上往下淌,书桌、书架全泡汤了。 🌊💥😱 第二天一早,小郭就急着拨“抓漏专家”的电话,但不是没人接,就是没空。 尤其听说是瓦顶,更没几家有兴趣,一路照着电话薄上的号码拨,拨了二十几家,只有三家说来看看。 📞🕑😕 最先来的是个白脸的年轻人,慢腾腾地从车里拉出梯子,搭在房檐上,嘴里叼着烟,爬上去。伸出两根手指,翻起边上一块瓦,往里瞧两眼,就下来了。 靠着梯子继续吸烟,吸完,把烟屁股一弹,手挥了挥:“全烂了!这一大片,连瓦带木头,都得换。” 又外头想了想,“十万块,我包!” 郭太太倒抽一口气:“什么?一点儿漏,要十万块?” 敷衍了两句,跟着打电话给丈夫:“一个不学无术的年轻人,胡乱开价,我把他打发了。” 💨🚬💰 接着来了一位老阿公,腰都弯了,爬梯子的样儿像只老猴子。 老猴子居然上去了,走过来走过来,又东敲敲西敲敲,郭太太直捏冷汗,怕老猴子摔下来。 一边喘气,一边摇头,老阿公从车里拿出个本子,填了些数字,又在旁边算了半天,说:“我自己给你做,最少要九万,因为瓦下面的木板和油毛毡都烂了,不换不行。” 又把那张估价单交给郭太太,“要做就早告诉我,还得去买材料。” 老阿公走了,郭太太拿着估价单,左看右看,看不懂,除了扭来扭曲的数字,还有一堆日文符号。 🐒💼🔢 正笑着,门铃响了,是个大汉,从屋里就见个光亮亮的脑袋,由门缝透出来。 幸亏夏天黑的晚,大汉又高,趁着灰灰的暮色,只爬到梯子一半,往屋顶上摸了摸。又跳下来,到房子另一侧,站在地上张望一下。 “别人说的也不错!” 大汉倒爽直,“不过,他们有点夸张,虽然有些烂掉的地方,补补就成了。对吧?” 大汉咧嘴一笑,“大家都改建了,相信你们也不打算再住三十年,所以能维持个七八年,也就够本了,对不对?” “对,对,对!” 小郭两口子,异口同声地附和。 “给这个数吧!算结个缘!” 大汉伸出大大的巴掌。 小郭立刻下了订金。还拍了拍大汉:“你这个朋友,交定了!” 🏡🌦️👷♂️ 性情中人,果然不同。第二天,两口子还在睡觉,突然被外面啪啦啪啦的声音吵醒。原来大汉已经爬上去拆瓦了。 “给他买份早点,中午再买个便当。” 小郭出门,还叮嘱老婆,“照他这么快,大概一天就弄完了。” 只是下班到家,半边瓦都拆了,却是太太和大汉两人,正站在院子里发呆。 “我们正等您呢!” 大汉热情地迎上前,又把梯子扶好,请小郭爬上去,在下面喊:“郭先生,您看看!有白蚁!这下头木板全烂了。” “我也看过了!” 太太在下面说。 🏚️🔨👀 把小郭扶下梯子,大汉叹了口气:“不换,也能勉强对付,只是我怕瓦重,哪天垮了,伤到人。” 小郭沉吟一阵,抬起脸:“如果换,要多少钱呢?” “交个朋友,我不打算赚您一文,就给个材料费,加上我助手的工钱。” 大汉又伸出他的巨灵掌,翻了那么一下,“您再加个…” “五万?” “您这是跟我开玩笑了!” 大汉哈哈笑了起来,“就加个十万,一共十五万,算结个缘吧!” 💪💼💸 🌟【想一想】 你猜小郭做了没有? 他能不做吗?屋瓦已经掀了,下面烂掉的木板也摊在那儿。大汉没说假话,有眼睛的人,都见得到啊!谁敢冒被压死的危险,而不去修呢? 你猜大汉是不是最初确实没有看出来?还是他先装傻,或者“轻报病情”,等你让他“开刀”,把肚子剖开来,才大叹一声,说“小手术要变大手术了”? 答案,请你自己想。但我必须强调,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开“合理标”,有些人是开“最低标”。 开“合理标”的人,先算好大约应该需要的工本费和利润,来投标的人要价过高,他固然不取。如果报价太低,他也不取。道理是--那么低的价钱,不可能做得好。 至于开“最低标”的,则是只要东西看起来差不多,谁算得便宜,就买谁的。 岂知生意人往往看准这一点,先以最低价抢下这笔生意,再进一步要你追加预算。 “对不起!物价上涨了。” “对不起!碰到流沙层了!” 碰到这种状况,你是拿“约”修理他,还是妥协?何况许多民间的交易,像小郭的屋顶,根本没签什么“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