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斋和淄博究竟有什么联系?我们在「聊斋夜谈」版本中的设计小彩蛋分享

2023-07-27 18:51 作者:摩尔庄园手游  | 我要投稿

论妖论狐论人,有一本奇书,便是由清初作家蒲松龄所著的奇闻志怪小说《聊斋志异》。

谈狐说鬼,光怪陆离,人间百态。

《聊斋志异》中,一幅中式怪谈、诡异奇幻的画卷在蒲松龄的笔下所描绘。

花妖狐魅,忘为异类,在《聊斋》的世界,鬼狐依然比许多人要更显得更有情义,现世黑白颠倒,仕途难攀,幻由人生,何以能解?

除了题材以外,《聊斋》更难得的点在于它超越时代背景,赞颂爱情,借鬼讽人,批判现实。

而这本奇书的作者「蒲松龄」便是淄博淄川人。

淄川古属齐地,是北方神仙方术和浪漫文化的渊薮,这为《聊斋》提供了文化背景,而蒲松龄的个人经历和见闻则是他的写作源泉。

现今在淄博市淄川区蒲松龄故居有以《聊斋》为主题的园林式景区「聊斋城」,内还设有蒲松龄纪念馆。

除了题材以外,《聊斋》更难得的点在于它超越时代背景,赞颂爱情,借鬼讽人,批判现实。

而这本奇书的作者「蒲松龄」便是淄博淄川人。

淄川古属齐地,是北方神仙方术和浪漫文化的渊薮,这为《聊斋》提供了文化背景,而蒲松龄的个人经历和见闻则是他的写作源泉。

现今在淄博市淄川区蒲松龄故居有以《聊斋》为主题的园林式景区「聊斋城」,内还设有蒲松龄纪念馆。


基于如此浪漫又奇幻的题材,庄园此次就大胆融入了《聊斋》的元素。

七月二十七的版本,游戏中放入了「七大不可思议」,「七日谈」,将《聊斋》的气氛与故事充分融入到庄园中。

我们对《聊斋》的画面感进行提炼后,中式、狐、鬼、怪石、鬼灯便是我们在新版本气氛组的常驻嘉宾。


除了一些大家一眼熟知的聊斋形象,还有一些小设计不知有没有小摩尔发现?

这里我们也想分享一些我们的设计彩蛋,希望能为传播《聊斋》的文化做出一点小小的努力。


家具系列:【花旦灯笼鬼】、【夜话囚蝶笼】、【灵狐异闻灯】、【絮夜奇谈屏风】、【明月盈缺屏风】,与以往家具不同的点在于形态的变化。

日已曛暮,妖鬼至矣。

之前看到有小摩尔会觉得聊斋的载具应该多以狐仙、鬼怪为主,这次载具猛地一看似乎与《聊斋》的主题并无联系。

首先聊斋是一部中式志怪故事,其次才是鬼狐,这次载具在设计上的联系会显得较为隐晦,双人载具是以《聊斋》故事中大家最为熟知的《聂小倩》的故事为背景,参考了经典 1960 年版的《倩女幽魂》电影。

中式船舫上,将本不该存在事物联系在了一起…

象征兰若寺的门头,这也是《聂小倩》故事发生的地方。

门前一张长椅,一盏香炉,还有若干字画书籍,在我们想象中蒲松龄此休憩等待客人到来,讲书中的故事。奇闻异事诡异可怖,客人难免会心惊胆战,从他那里听来一个发生于兰若寺的故事。

阶下有巨池,野耦已花,寺中景象如一副月下庭院,再往下看,居然在一幅画卷之上。

画上还有一首诗:「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教雨盖长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这即是故事里书生宁采臣给聂小倩提了诗的那张画,再回头看,原来上面的荷塘、松树与怪石竟全是从画中映出的幻象罢了。

相比于双人版载具的《倩女幽魂》主题,单人版载具选择贴近时代背景的主题,即北京的故宫、天坛为代表的清代官式建筑彩绘风格。

后部的装饰为更偏衬托载具主体船的特点,用了大量的荷花,坐在椅子上,颇有种湖中游船,题诗作赋的意味。

《聊斋》故事多以书生为故事主角,这次活动图我们节选了《聊斋》中穷书生封云亭和吊死鬼梅女的故事。窃贼潜入梅女家被捉送官,哪料,窃贼与县官勾结,诬其女与通,女闻自经,豪宅从此荒凉凋寂。

书生借宿梅家荒宅攻读,夜晚,梅女显现原形,求书生断屋梁焚之,书生诺之。人来鬼往,感情笃深。

而世事因果轮回,机缘巧合,仇人遇上已成鬼的梅女,梅女才得以报仇雪恨。

梅女转世投胎,封云亭喜将她娶回,结局美满。

《梅女》的三个故事穿插交织,写了人鬼仇,也写了人鬼情,等仇人先等来情人,由情人引来仇人,仇报情深,共赴良缘,可谓大快人心。

设计上窗外有一只梅花枝探出隐晦提示梅宅。故事发生主要在晚上。桃花的坐灯,后面的鬼脸面具和书生袍子隐晦提示这里是关于人鬼的爱情故事的场景。

也是我们活动免费装扮的故事由来。

梅女与书生的故事虽美好,但而后想来,梅女只有变成鬼也只能变成鬼,才能复仇,才是这个《聊斋》中最为讽刺的现实。

《聊斋志异》的故事便是如此,有趣且深刻,令人深思。也希望《摩尔庄园》的这次联动,能让大家更了解中式怪谈的魅力,更了解这部杰出的古典文学作品。

这里想把我聊斋中最喜欢的诗句分享给小摩尔们:「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无论任何境地,保持心地一片澄明,便是我们对待事物最好的态度~





聊斋和淄博究竟有什么联系?我们在「聊斋夜谈」版本中的设计小彩蛋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