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第十一章读书报告
名词解释
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消费中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消费竞争性的东西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消费竞争性的东西
公共资源:有消费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但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
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
私人物品的市场可以起作用,但是其余物品市场无法调节,需要政府调控。这是由于外部效应引起的。
国防,基础研究,扶贫都需要政府调控。
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仅仅是近似。
公共资源悲剧--由于资源公用导致的不考虑负外部性,产生结构崩溃的事件。即人对于私有物会进行保护而对共有物关心较少。例子有:“环境”“交通拥堵”“道路维护”“野生动物偷猎”等等。
产权:如果不规划分配保障产权那么市场无法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