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4秋 列岛纵断!10日日本铁道旅!|D2-4| 濑户大桥、登陆四国

2022-05-04 20:23 作者:tigerwu  | 我要投稿

第二日(四)濑户大桥、登陆四国

上车坐定,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在唐户市场买的散寿司。水产市场的散寿司下料非常实在,两颗大干贝、不少的海胆和鱿鱼,另外酱油鲑鱼子做调味。第一口直接夹起整颗干贝吃下去,那种厚实的口感和食材的新鲜度绝对惊艳;海胆的鲜甜度也是在国内从来没有吃到过的。不是什么精致料理,但吃下去绝对会有海鲜生吃应当有的生鲜感觉;而且每种食材和下面的醋饭都非常搭,唐户市场著名的散寿司的确名副其实,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新干线让我觉得非常不习惯的一点是车厢两端的液晶显示屏上不显示时速。显示内容包括了本次列车运行信息(停靠站、时刻等)、列车位置(在哪个区间,或者说正在通过哪个站);除此之外大部分时候都在播放滚动新闻,就是类似国际新闻、政治新闻之类很正式的新闻;另外还有赛事的比分直播,比如日本人都非常关注的职业野球。

新干线上的职业野球比分直播

中国地方第一大站冈山在日本铁路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冈山站是连接本州与四国的唯一铁路通路——濑户大桥线(本四备赞线)的运营起点。于是除去东京直通四国的寝台特急Sunrise濑户之外,其它本州前往四国的列车,都是从冈山站始发的!换句话说,从本州搭乘铁路前往四国的话几乎一定要在冈山转车!此外冈山站往本州各方面,也有山阳本线、山阳新干线、伯备线等一系列干线的始发列车,可以看到换乘通道的显示屏上五颜六色显示着各个方向的各个车种,其中9、10番线是山阴方向,5-8番线就是我要搭乘的四国方向。

前往四国搭乘的列车是快速Marineliner,当年关口知宏完成“最长片道切符之旅”的四国番外篇也是搭这班车过的濑户大桥,纪录片中,在双层车厢的上层遍览濑户内海风光和雄伟的大桥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看到的那一刹那就把濑户大桥放在了“必去景点”之中,于是这次来四国当然要复刻这段旅程。

搭乘快速Marineliner前往四国的高松

快速Marineliner伴随着濑户大桥的开通而开通,自此成为本州与四国铁道联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列车的辨识度也非常好,四国端5000系电车的1号车采取了特别的设计——特别的前脸,双层列车,外面有“Marineliner”的标志。一般旅客都会选择搭后面2-5车的自由座(只需付基础票价无需额外料金),但观光客多会选择这个特别的1号车厢,尤其是是视野更好的上层!列车的1号车厢上层是“Green车指定席”,舒适度上并不会有特别的体验,主要是登高望远的那种感觉。

当然还有一种席位!全车只有“1号车1番A-D”这四个的席位!这是这个席位的视野(1番C席)。

毕竟不是常来日本,所以我在确定有四国和濑户大桥的行程之后,就瞄准了这个5000系电车招牌的运转展望席。如果到日本之后划不到当次这几个座位,我甚至已经做好了调整行程的预案。四个座位中,AB是在左侧司机后方,更多的看司机的驾驶;CD在右侧,可以看到更完整的第一视角。(展望席席别设定为“Green车指定席”,用我的JR Pass全国券Green版无需额外付费,正常购票“冈山—高松”Green料金为980日元。另,这个席位的指定席售票/划位时,如果选择“日本语表示”,车次的位置会表示为“マリン·パノラマ”,可惜当时对JR的Mars系统还没熟悉到这种地步。)

列车从冈山车站出发向南行驶。开始行经的是宇野线,濑户大桥建成之前,从本州前往四国的列车都要经由宇野线运行至线路终点宇野站,之后通过铁路轮渡的方式前往高松站,再与四国内部的线路连接。1988年濑户通车,本四备赞线(濑户大桥线)从宇野线的茶屋町站向南引出,根本上改变了本州四国间的交通方式。茶屋町南北窗景迥异,北侧是相当规整的农田,间或点缀着以车站为中心的小村落;而茶屋町开车之后,线路立刻转变为桥隧相连的高等级高架线路,进入到濑户内海沿岸的山地之中。搭地铁其实还满经常有第一视角进入隧道的体验;但这次换成顶着130限速开的列车,又是桥隧相连,视觉冲击感完全不同。

进入到冈山县濑户内海沿岸的山地之中

上濑户大桥之前的最后一站是儿岛,这一站是JR西日本与JR四国的分界站,所有本四联络列车都要在这站更换司机/车掌。

列车更换司机
JR四国的司机对列车时刻等数据再次确认

机务使用的时刻表,机务记事的详细记载,这个部分JR系统内都是统一的。其实机务的技术标准部分,各国应该说都不会差太多,看过国内运转车长(原)的机务记事,也是类似的内容。

濑户内海的海面上有着星罗棋布的岛屿,长9.4公里的濑户大桥(跨海段)就是一条白色的带子,以跳岛的方式将本州与四国连接起来。

最期待的濑户大桥第一视角展望!

临近四国的时候,有大量的太阳能发电设施。

列车抵达终点站高松,高松站是尽头站——尽头车档。

实话实说,这次在行程中增加四国的部分,真的只有“去四国”本身这样一个简单的目的而已。从我很早想要去日本的时候开始,我就没有想过第一次去日本就要去四国,具体说来,9月份的行程,我在8月中旬才确定在第二天加入四国的部分,单纯是觉得如果没有四国,“列岛纵断”总归有些缺憾。四国不是行程的主轴,只是附加行程,于是完全是立折的节奏,抵达香川县的高松车站之后,搭乘隔一次的快速Marineliner原路返回本州。实际上踏上四国土地的时间只有四十几分钟而已。

高松站就在濑户内海边,在车站对面的一个码头远眺。

高松城和今治、中津并称日本三大水城,战国时代对水城的攻防不仅有正门的争夺,也有围绕水门的争夺。这是高松城的北丸遗址,图中的“水手御门”非常有特色更非常罕见,也因此成为日本的指定文化财。

JR高松站对面是“琴平电铁”的高松筑港站,照片中为停靠在高松筑港站的琴电1200系电车。琴平电铁最有特色的一点是,这是全四国内,唯一一个使用1435mm标准轨距的铁道系统!

在日本几乎一提到高松市或者香川县,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或者说唯一反应就是——乌冬面!香川的乌冬面实在太过著名,香川县也就顺水推舟将乌冬面作为宣传的重点。比如:香川县—乌冬县、高松市—乌冬市、高松站—乌冬站等等,甚至JR四国专门为高松站定做了一套各种乌冬面形状的纪念站台票!这次日本之行有三个站台票要收集:稚内、东根室、再有就是高松这一套了。于是我在绿色窗口排了10分钟队,把ipad上站台票的照片给站员看的时候,站员看了一眼就两手一摊,之后又解释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这个是时间限定,很早很早以前就卖完了。。。

高松站——乌冬之站

进站之后突然发现这家乌冬面店!名字叫做“联络船”的店,为了纪念当年宇野-高松的铁路轮渡联络船而在站内设立的店铺,售卖的食谱也以当年联络船的贩卖为基础。可惜时间是真的不够了,就这样错过了香川的赞岐乌冬,也成为2014年秋日本之行最为残念的几项之一;当然2016年二访高松时终于在这里吃了一碗乌冬——其实也没啥特别的。

搭乘快速Marineliner原路返回本州,从冈山到高松大约40多分钟,其实本州和四国的距离,没有想象中的远。


2014秋 列岛纵断!10日日本铁道旅!|D2-4| 濑户大桥、登陆四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