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太原理工大学815机械设计考研难不难,均分364分,优质生源计划

学长带学弟们来分析分析太原理工,23复试结束,太原理工大学机械结果也出来了(一志愿),太原理工公布的信息很有限,很多信息禁止下载,本文耗时很久才成稿,分析内容应该是独家。首先学长对初试复试名单和录取分布表做了统计,在复试名单中(按总分排序)标出了复试被刷的同学


从上表我们至少能看出
1、太原理工大学未公布各科成绩,无法准确判断专业课难度和总体数学水平
2、被刷人数比较多,但高分被刷不多,粗略判断录取稳定性中等偏上
3、招生规模比较大,录取有250来人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过去几年的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考研考情:
近5年考情
招生名额
以下招生名额不含非全、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干计划考生
每年招生专业目录的名额都只是计划名额,看此篇文章的我相信大家都是统考生,因此当年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里名额参考价值不大,只有参考前几届录取名额才能预测下一届统考招生名额,因此学长统计了历年最终统考录取数据。


报考人数:太原理工不公布报录比,大体来说报录比在3:1左右
复录比:1.2:1左右
太原理工学校本身是211,机械学科实力实际很强,学科评估为B+。太原理工往年不公布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也无相关初试成绩,信息量很少,很难判断太原理工具体难度,如果根据复试线判断,太原理工机械难度应该不算大,属于211中难度中等水平的存在。
2023开始陆续公布了一些信息,专硕录取均分在360分左右,根据一些内部消息专硕报录比为6:1,这个报录比比一般211都要高一点,一般的211都在5.5:1以下,为什么太原理工复试线看起来不高呢,主要原因是复录比偏高一点为1.74:1(2023进复试085501机械专硕300人,录取一志愿172人),相当于把复试线门槛拉低了,实际上初试低于340分的进复试基本没有希望被录取。
从以上报录比和复录比情况看,太原理工考研难度应该属于211中等偏上,不算很顶尖,但绝对不算容易。
太原理工有优质生源计划,即每年预留出30个左右调剂名额给985落榜生,调剂最低分一般都得340分以上,从准考证号看接收了大概10几个西工大落榜生,10个西安交大落榜生,还有其他985学校的调剂生,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一志愿同学来说,太原理工不太地道,这可能是太原理工被黑的主要原因。
不过除了预留的这三十个调剂名额之外还有200多个一志愿名额,名额还是很多的,如果你考太原理工,三四十个调剂名额对你是否能录取影响很小,总体我认为太原理工还是比较值得考的。
录取稳定性方面,23学硕进复试46人,录取33个一志愿,初试排名前33名录取30人,则复录稳定性系数30/33=91%;专硕085501进复试300人,录取172个一志愿(不包含士兵),初试排名前172名录取152名,复录稳定性系数152/172=87%;专硕085509智能制造的进复试2人录取2人,录取稳定性100%;085510机器人工程进复试16人,录取10人,初试排名前10名录取8人,录取稳定性80%;085502车辆工程稳定性系数为。一般来说复录稳定性系数低于85%就说明进复试容易被刷,不稳定。也就是说太原理工,复试安全性中等(稍偏上),比南航、南理稳定,但相比合工大、河工大、西南交大、北交、武理等211稳定性就低多了。
专业课难度方面,太原理工专业课难度中等,绝对不是很难的那种,但也不是很容易,属于211中档难度,考110分不算难,但考130分以上还得下比较大功夫。
复录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对于上线充足的专业A,假设A专业统考计划录取100人,初试排名前100名最终被录取人数为x,则录取稳定性系数为x/100,如计划录取100人,初试排名前100名进复试只有80人被录取,则复录稳定性系数为80%。对于上国家线线不足的专业B,假设B专业共有100人过线,最终录取y人,则录取稳定性系数为y/100
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

关于复试
一般来说复试都是到目标院校现场参加复试(线下方式),以下主要介绍线下复试方式
(一)复试内容
复试过程只有综合面试,但含综合英语听力、专业综合知识和科研实践素质考查三项
面试成绩计算办法:满分100分。其中,外语综合听力占20%、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占30%、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考核占50%。
(二)录取办法
复试总成绩=(专业基础能力测试)成绩×40% +(听力、口语测试)成绩×10% +(综合素质复试)成绩×50%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初试满分 ×100×70%+复试总成绩×30%。
即初复试占比7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