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书不耐读

2021-02-09 22:57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不知不觉陷入这样一种状态,新书放几年再读,新片子放几年看,甚至游戏,也习惯热潮褪去再慢慢把玩。这样有个缺点,那就是跟不上潮流,没热点可写。


新书放几年读,质量差的自然就滤掉了,这几乎可以滤掉绝大多数的书。这也是一种省事的法子,新书的阅读负担量变得很小。随之而来新的负担,老书太难读了。读一两遍只能过过眼瘾,想理清楚,构造出自己的思考框架,需要下好力气再去读。这样读着读着,不知不觉有点像古人了,写出来的东西也与读者有些“遥远”。


一开始读书的想法简单暴力,读一本,收获一本。那时觉得,自己要是读一万本书,该是天下无敌了。遗憾的是,越读书越没有这种把握感,越读越不认识世界。读到尽头,接受了对世界的茫然,天下无敌?哪有什么天下,无什么敌?


我对电影也抱这个态度。拿出年度十佳,自己中意的往往只有一部。新片子看着没趣,写起来也就没兴趣,很难找到写的角度。以至于不自觉对商业片产生一种厌恶,哪里煽情,哪里政治正确,哪里价值观,哪里配什么乐,哪里用什么镜头,摸清楚门路就不想再看。这段时间快要补完伍迪艾伦的片子了,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他新千年后的片子不如七八十年代的。他那时的片子天才肆意,只要想起就叫人忍不住赞叹。


读热门新书,你要被迫掺杂群体认同感后表达观点,你足够冷静,能做出最客观有力的评价并没用,可能还会被粉丝们骂一顿。


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热潮性质的作品,去看宣传语,什么爆卖,牛人推荐,盘踞读书榜多少周,这些书我不去读,真正的好书,它身上的标签不是这样的。


再一点,这几年,不用说国内,放眼全球也是,没有伟大的文学作品出世。如果我有时间,我会研究以前的好书,研究透,就自己去写了,不会用力去读新书。


不过一些冷门书有读的必要,比如《斯通纳》,首版卖不到两千册;尼采当年也是在破书摊翻到了无人问津叔本华的书。有这么个逻辑,偏僻冷门的书,多少证明了作者下了真功夫。聪明的作者懂迎合市场潮流,书卖的多,但其中真有价值的内容不多。那些笨的,孤傲的,一点也不想胡弄的,因为内容太多太新,读者不好消化,就略过了。这个世界聪明人多,“傻”人少,冷门书里珍品的比率大抵比热门中的高。




新书不耐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