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素为什么还会痛风?降酸药、止痛药怎么用更有效?别踩误区
痛风病的历史悠久,在与痛风的对抗中,从古自今都没停止。在过去,痛风者多是达官贵胄,生活条件富裕的人容易患病,因此也被笑称为“富贵病”。2017年就有学者调查统计,我国在当时已经有超8000万的痛风患者,并且每年以9.7%的增长率顺序攀升。有人说痛风与吃有关?有不少患者表示:“我天天吃素,别人吃啥我吃啥,为什么我就得了痛风,他就没事?”这是因为,尿酸的生成只有20%与饮食等外源性因素有关,而80%则由内源性产生。也就是说饮食调节只占有一小部分,痛风发作还是与代谢脱不开关系。
痛风是由于尿酸晶体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积聚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尿酸是身体代谢嘌呤产生的产物,而嘌呤存在于很多食物中,如肉类、海鲜和酒精。当体内产生过多的尿酸,或者肾脏无法有效排除尿酸时,尿酸水平就会升高,造成痛风发作。
导致痛风发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当身体的代谢出现问题,那么即使天天吃素,也会导致痛风的发作。另外,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需要营养均衡,也就是说当痛风患者在痛风缓解期间,需要补充肉类的蛋白质,可以适量摄入些中低嘌呤肉食。
因此我们在与痛风抗争中,不仅需要饮食调节,还需要有药物的治疗。众所周知,痛风发作会有剧烈的疼痛,而尿酸高又会引起痛风发作。所以止疼药和降尿酸药也是治疗的关键。
1.止痛药:在痛风发作时,我们需要用止疼药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而经常使用到的止疼药的药效及副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因此使用止痛药时的选择依旧具体疼痛情况而定,一般我们优先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疼消炎,如果患者这类药物感觉药效不佳,医生可能会建议止疼效果更强的秋水仙碱的,以此类推。而这类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应遵循医生的指示。然而,重要的是不要长期过度依赖止痛药。如果产生耐药性或有严重不良反应,反而得不偿失。
2.降酸药:常使用的降尿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如:非布司他、别嘌醇等;促进尿酸排泄如:苯溴马隆。然而在使用降尿酸药物时,需要注意对症下药,清楚病因后用药,虽说都是降尿酸药物,但是具体降尿酸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如果使用错误,反而不利于降尿酸治疗,容易产生“停药后反弹”的问题。千万别踩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