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原版《导盲犬小Q》对比,国产版为啥不好看?
【游侠导读】国产版《小Q》改编自日本版《导盲犬小Q》,上映之后口碑一路下跌,强制煽情引起不适,今天就来对比一下原版,国产版和日版相比到底差在哪儿?
最有名的三大宠物催泪电影,《忠犬八公》、《我跟狗狗的十个约定》、《导盲犬小Q》,堪称看一部哭一夜,播一次哭死一整个电影院。

(日本版忠犬八公)
这三部作品都来自日本,话说日本人真的能把这种细节又温馨的东西拍的特别感人。后来也陆陆续续出了很多宠物和人类之间的电影,但都没取得什么特别大的效果。
其实这里面门道特别多,你拍的太平实就没有泪点,但大多数电影都是往感人里拍,强行堆砌悲伤,BGM堆得满满的,就怕你不哭。然而,强行煽情最容易引起不适,感觉好像有人逼着你喝了一罐过期糖水。

不管电影本身剧本怎么样,狗狗的表演就足够让人动容。有些人都不管质量好坏,看到狗就哭,有一句可以用来评价所有宠物电影的评价,有狗就完事了。
最近国内翻拍了日本的《小Q》上映了,豆瓣评分目前6.9。

《导盲犬小Q》的日本原版豆瓣评分是8.4,我刚开始以为日本版比较好是情怀加持,后来中国和日本版都撸了一遍发现还真不是。

以前说一部电影不好的时候,评论区读者老说我是喷子,今天对比中日两版,我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为啥国产版不好看,或者说国产版到底差在哪里?
最大的问题就是细节,宠物电影本身就很平淡,细节拍的好就赢了一半,细节拍不好就怎么都显得虚假。
日本版花了半个小时来讲述导盲犬如何训练,如何带领盲人,前半段看了完全可以当做一个导盲犬种的科普电影。

不是所有狗狗都有资格导盲犬的,需要血统,性格方面温顺,不浮躁吵闹,不轻易受呼喊声和杂音的影响,还有就是能看着叫他的人的眼睛,表情好像在问“干什么”的狗狗才行。

花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去拍狗狗的选拔训练,选好狗狗之后还不行,要先找一户人家来寄养,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让狗狗理解社会关系,知道人类是温柔可以信任的。

之后就要送到导盲犬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各方面的条件简直严格到违反狗狗这种生物的生理习惯。
第一,要经得起食物的诱惑,不能在工作的时候被路边的食物吸引走。

第二,不能对声音过于敏感,导盲犬和人类生活在城市,骑车来往行人之间发出的噪音经常出现,如果狗狗一旦听到声音就兴奋害怕,根本不能照顾好盲人。


第三,要让狗狗熟悉拐角台阶障碍物,遇到障碍和路况复杂的时候会停下给主人信号。

第四,主人说等着的时候能够一直在原地等待主人。

第五,胸背带是工作带,带上就是要工作了。所以当他们在工作的状态里,其他人是不能逗狗喂他零食的。

而且导盲犬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指令是危险的,将不会服从指令。比如前方有车辆,主人强行带导盲犬前进,导盲犬将会停止不动。

一个合格的导盲犬能够百分百做好所有的工作,一个盲人能够完全信任导盲犬,这样才能成为盲人的眼睛。

还解释了为什么要用英语训练导盲犬,因为英文单词简单,而日语有口音之分,各个地区发音都不一样。

导盲犬训练成功之后,还要继续训练盲人,盲人需要跟导盲犬一起接受培训,互相磨合,能够信任自己的导盲犬,并且学会带导盲犬上厕所,正确的照顾导盲犬。

最后和导盲犬一起参加考试,考试成功之后才能毕业,失败的话就一直磨合。一直到训导中心认为你们合格了才能把导盲犬带回家。

这些细节在日本版里得到很好的呈现,事无巨细的还原了这个职业,这段戏拍的多成功呢?让人看完之后特别想投身于导盲犬训导员这个职业。
但国产版里,这部分被严重浓缩了,煽情的部分更大,而更需要展现的东西却被一笔带过了。

中日两版对比,你就能发现哪个是真的把狗狗当主角,真的用心去展示导盲犬这种工种类狗狗。而哪个只是把狗狗当做一种煽情工具。

导盲犬小Q的身上有一块褐色的海鸥型胎记,日本版花了几个镜头去解释胎记的形状。

包括小Q为什么叫小Q都花了一幕去展现,因为养狗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不就是取名字吗?
小Q名字的来源,是来自英文单词quill,意思是大且坚硬的羽毛,是不是一下子把导盲犬这种强大而温柔的特质展现出来了?

但国产版最重要的取名字这场戏就没有好好拍。
这两版的故事其实相差的有点大,日本版是主人公主动要求一只小狗来陪伴自己。
但国产版是家属为了主角好,强行把导盲犬送到主人公家。这方面做的比日本有戏剧性多很多,一个本来因为失明而产生轻生念头的厨师,最初和导盲犬产生摩擦,最后两人互相接纳的故事。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刚开始为了表现戏剧冲突,拍了一场遗弃戏,主人公在狂风暴雨天把导盲犬赶出家门,让导盲犬小Q一个人在雨中淋雨,小Q还得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主人的窗户,等待主人把他捡回去。
这段戏绝对是全篇最严重的败笔没有之一,因为合格的导盲犬太太太稀有了,国内盲人需要排队申请,一百万个盲人里只有一个人能拥有自己的导盲犬。

而主人公对导盲犬打骂吓唬赶出家门,让爱狗人士看着想把他从电影院拖出来暴打一顿。

宠物片拍的越真实,越能引起共鸣。国产版最大的问题是,他开辟了一个狗狗视角,从电影开头一直用到结尾,用人类自己以为的那样,去展现狗狗严重的世界。
讲道理,这种视角用一两次可以感觉很新颖,原版也有这种展现,小Q和毛毛虫和小熊玩具一起玩。

但用的很克制,就两幕,但国产版全程都在用,去展现狗狗的内心,让你感觉吧,人类真的很……自作多情的一种生物啊。

日本版用旁白去写小Q内心世界,一个温柔的女声在旁边叙述,用词也是,我猜小Q如何如何,不至于那么尴尬。
日本版是真的在拍摄导盲犬和盲人这个人群,他除了拍出了导盲犬的不易,还把盲人群体展现出来了。

盲人不像是我们想的那样,只能在家里孤独等死,相反他们是乐观向上的,健康的人开玩笑说:盲人就是分不清是醒着还是睡了。他们都不会生气。
日本版赢过国产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克制,连葬礼大家都很克制,在葬礼上一起开玩笑,回忆主人公的一些囧事。

最后小Q平安老死,没有更多的戏剧性。小Q离开原来的主人之后也还会参与导盲犬演示工作。

而国产片太不克制了,从头到尾的煽情BGM铺的太满了,几乎都没有给观众喘息的余地。当《你是我的眼》唱起来的时候我都笑了……
国产版原版是粤语版,但上映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国语配音,仿佛在CCTV6看翻译片。
很多大道理是明明白白用台词说出来,比如这句:狗狗是色盲,他们把最好的色彩都留给我们。

你品一品这个台词的鸡汤程度,克制是多难得的一种品质啊,一部电影一旦开始自作多情起来,那就很让人尴尬了。
不过你要说日本版有没有缺点?也有的,你能看到特效的影子,有好几幕都是特效合成的。

但因为跟国产版对比太明显了,所以这一局日本版完胜。虽然国内电影开始展现导盲犬这个犬种是好的,但对比下来还是日本版更好看一点。如果你是对这个类型感兴趣的话,我建议你直接看原版。